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育人功能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高艳红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22

摘要:当前,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及生源特点等因素导致高职院校在育人工作的推进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育人合力难形成、长效机制未建立等问题。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统筹协调作用及监督指导作用,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资源建设、平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高职院校育人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育人;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要发挥行政系统、群团组织、学术组织和广大教职工的作用,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3]。因此,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推进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统领作用。

1基层党组织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然而,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导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征。党组织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现社会主义育人政治方向的最根本的保证,是高职院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体现社会主义育人特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党组织的建设,以党的建设推动其他各项育人工作开展,是符合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高职院校党组织参与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这里德强调了学生应该具有正确政治方向和担当精神,而党组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政治工作的集中体现,政治工作是高职育人过程中必不可少一项工作,强化政治工作是高职教育育人的第一要务,是衡量高职人才合格与否的关键标准和首要标准。以党组织引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是中国整个高等教育育人特色。

2当前构建高职院校党组织育人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2.1多主体共建的党组织育人理念尚未形成

高职大多数院校是“2+1”或“2.5+0.5”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党员经受党组织培养、考察的时间严重不足,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党组织育人资源。然而,目前党组织育人工作主要由高职院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承担,校内其他部门、校外社会党组织参与度较低,未能将协同共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多元协同的党组织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2.2党组织和育人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

调查中,当问到“您所在支部开展党组织活动存在的问题”时,受访者所选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党组织活动场地有限”“党组织活动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党组织活动缺乏创新性,内容单调”“党日活动缺乏体验感”。可见,一些党组织活动场地有限,一些党日活动缺乏体验感、脱离实际生活,延展性和创新性明显不足,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连续性,导致部分党组织育人工作缺乏实效性。

2.3多主体参与的党组织育人工作平台尚不健全

在党组织育人共同体中,各育人主体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在价值观念、角色定位、组织特点、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互动协作的党组织育人项目开发不足,一些党组织育人活动缺乏持久性,较难深入挖掘不同类型党组织的育人优势。

3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推进育人工作的路径

3.1强化主体意识,达成育人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党委要狠抓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通过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校内外专家讲座等形式,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对育人工作的指示批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学风教育。教工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树立“人人挑起思政担”的责任意识。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全体教职工通过参加支部学习、教研室活动、部门教职工理论学习或个人自学等途径,及时理解和掌握政策文件要求,强化育人主体意识,立足本职岗位,挖掘育人元素。

3.2构建组织网络,保障育人合力

学校要把“育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如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决策指挥与政策咨询。学区工作组负责学区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及方案制订,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明确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要求,并加强指导、督查和考核。舍区工作组负责舍区育人工作的整体规划,统筹协调思政教育进舍区总体工作,修订素质教育实施办法,总体安排辅导员进舍区工作。组织人事工作组负责制订党员干部联系舍区、党支部活动进舍区以及教职工全员育人相关工作方案,同时指导实施并加强考核。基本建设工作组负责“双区”育人环境的改造与建设以及舍区服务功能改善等。信息化建设工作组负责智慧校园建设以及技术开发和维护工作。

3.3统筹资源建设,汇聚育人力量

学校党委可以依托“赋能型党建生态圈”,与合作企业、周边社区、兄弟学校等开展党建共建,实现优质育人资源共享。坚持“请进来”战略,定期邀请思政专家、省市理论宣讲团骨干成员进校开展理论宣讲、作政策辅导报告,激励师生及时学、跟进学、学深悟透。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与行业企业、乡镇街道等开展党建共建,把思政课办到工厂车间、办到田间地头。建立家校联合育人机制,充分把握各类重要时间节点与家长开展交流,如在新生入学前指导各位班主任建立家长群,便于家长和学生充分了解学校情况及相关入学准备要求;成立家委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研讨,对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宜及时征求家长意见。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育人建设工作,自觉将育人工作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坚持育人工作重心下沉,通过相互衔接,相向而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实效性,不断凝聚各基层党组织协同育人的合力,为推动育人建设工作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2]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4).

[3]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J].教育科学论坛,2020(3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