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创设途径
曾繁华
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三种途径,并以《两次鸦片战争》课为例详细阐述了依据教材资料、生活事例和历史文献构建问题情境的具体实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大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考能力。问题情境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历史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创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依据教材资料构建问题情境
教材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依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等内容。依据教材资料构建问题情境意味着教师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其中的关键问题和情境,提出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依据教材资料构建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大概念,并将其与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联系起来。
根据《两次鸦片战争》课中的亚罗号事件,引发以下问题情境:亚罗号事件中,英国领事巴夏礼如何利用船只的注册和国籍问题来要求中国向英道歉?这一事件如何成为英国政府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通过这个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和思考亚罗号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如何利用亚罗号有关注册和国籍的问题来进行施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行动和借口的合理性。学生可以分析巴夏礼是如何利用船只的注册和国籍问题来向中国要求道歉并释放被捕人犯。通过对亚罗号事件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大概念中的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背景。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比较亚罗号事件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联系,如鸦片战争的第一次和其他与国籍、注册有关的外交纠纷,来深化对于历史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将被引导思考并利用教材资料,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进一步理解历史大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依据生活事例构建问题情境
生活事例是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实际例子,通过依据生活事例构建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大概念,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与历史概念相联系,构建问题情境。例如,可以引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毒品贩卖和吸毒成瘾问题,与鸦片战争及其影响进行联系和比较,引发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思考和思想碰撞,从而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以《两次鸦片战争》课为例,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类似于鸦片战争的情景吗?这些情景与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历史关系有何联系?通过这个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情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大概念和相关事件。学生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在全球经济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否存在类似于鸦片战争中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西方列强在贸易中是否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类似于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剥削和控制?通过比较现实生活中的贸易不平衡和历史事件中的侵略与剥削关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大概念和相关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念来解读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大概念和相关事件的理解和关注程度。通过观察并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关系,学生可以理解历史事件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动因,以及不平等关系带来的影响和挑战。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依据历史文献构建问题情境
历史文献是研究和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通过依据历史文献构建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大概念,并将其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在依据历史文献构建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引用相关的历史文献,如历史记录、文学作品、官方文件等,以构建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情境。
以《两次鸦片战争》课为例,通过引用历史文献,可以构建以下问题情境:根据相关历史文献,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如何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一部分的?通过这个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相关历史文献,从中挖掘出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相关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文献,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英国在战争中使用了何种手段来推动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学生可以从历史文献中了解英国政府和商人对中国商务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同时,学生可以分析英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要求和协议,以及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探究这些行动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在战争中的应对和反抗如何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学生可以通过研读相关文献,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英国侵略的反应和抵抗。分析中国在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措施,以及与外国列强签订的条约和协议,进一步探究这些行动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影响。3.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可以研究历史文献中关于战争期间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变化的描述。分析英国侵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造成的冲击,进一步探究这些影响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这个问题情境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关系。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历史文献,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考能力,理解历史大概念在具体历史事件中的应用和意义。
结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大概念。在《两次鸦片战争》课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生活事例和历史文献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行讨论和实地调查,从而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创设问题情境是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英.问题情境在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中的创设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1(30):108-109.
[2]唐箐莲.大概念视角下高中历史整体性教学设计路径[J].家长,2023(1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