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李雅琴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黄沙街镇黄秀中学 湖南 岳阳 414100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他人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观点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情感成长。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同时,合作学习还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本文旨在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策略,以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中。但在此期间,道德与法治教育往往被视为传授知识和灌输价值观念的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辨能力的培养[1]。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通过合作学习策略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动来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从小组任务、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几种教学路径出发,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一、发布小组任务,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小组任务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复杂的道德与法治问题。这种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明确任务要求
在发布小组任务之前,教师应该明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任务目标应与课程目标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同时,任务要求也应明确,包括任务的内容、完成时间、评价标准等。学生需要清楚理解任务的要求和期望,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合作学习。以“网络生活新空间”为例,任务目标可以是让学生了解网络空间的特点和规则,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任务要求可以是小组讨论,针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展开调研并撰写报告。
2.分配角色和责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合作关系等因素,合理地组建小组。小组成员的数量一般不宜过多,一般为3-5人为宜。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应承担一定的角色和责任。如:一个学生负责组织和协调小组的工作;一个学生负责整理和汇总资料;一个学生负责撰写报告等。通过明确角色分工,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效率。
3.提供资源和指导
在小组任务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以支持学生的合作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课件、网站等,供学生进行研究和资料收集。同时,教师也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小组会议,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组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是一种基于情境模拟的教学策略,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道德和法律问题。通过扮演特定的角色,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角色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法律压力和冲突等,从而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进行角色扮演:
1.情境设定
以“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讲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道德或法律问题,为学生确定一个情境背景,例如一个纠纷案例、一个道德冲突等。在这种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背景下让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例如扮演犯罪嫌疑人、警察、法官等。通过角色扮演,使其深入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和观点。扮演犯罪嫌疑人的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犯罪行为和面临的法律责任,深入了解犯罪行为的后果和道德伦理的冲突。而扮演警察或法官的学生则能够从执法者的视角,体验到法律执行和司法判决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2.讨论与辩论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每个角色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解释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其他学生可以对其观点进行提问和质疑,通过辩论的方式深入探讨问题的多个方面。教师可以担任辩论的主持人,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辩论,并及时总结和归纳学生的观点和结论。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理解问题,增强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评价
在角色扮演活动的结束阶段,为学生提供评价自身和他人表现的机会,也是一种有效地反思与提升表达和扮演能力的方式。通过这种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客观地审视,并从中寻找改进的空间。同时,学生也有机会观察和评估他人的表演,从中汲取经验和学习他人的优点。
三、利用案例分析,增强学生道德判断
案例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进行案例分析:
1.选择案例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的案例,例如社会热点事件、道德困境等。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现象和道德问题的复杂性。
2.分析讨论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和讨论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3.反思总结
在案例分析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总结案例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思考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能够加深对道德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策略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和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实践探析[J].名师在线,2023(24):11-13.
[2]董玉倩. 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