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策略研究
张刚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116100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高职学生读书习惯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养成策略。首先,通过对高职学生普遍读书习惯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揭示了当前状况的一些主要特征。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读书习惯养成策略,包括意识培养、时间管理、阅读技巧以及奖惩机制。这些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培养高效的阅读技能。最后,通过制定奖惩机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对不良学习行为进行惩罚。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有望促使高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高职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群体,其学习效果往往与读书习惯密切相关。然而,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读书习惯问题不容忽视,如浮躁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不明确、时间管理不当等。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读书习惯养成策略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生读书习惯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普遍读书习惯特点
高职学生在读书习惯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特点。首先,学习压力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高职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学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应对各类实训、项目和考试,导致学习负担加重。其次,时间紧张是另一显著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投入到实践操作中,削减了用于阅读和学习的时间。此外,对学科的兴趣参差不齐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影响了其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影响高职学生读书习惯的因素
高职学生读书习惯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家庭环境扮演着关键角色。家庭对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塑造和支持,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具备积极的学习习惯。其次,学校教育因素也至关重要。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深远影响。最后,个人兴趣则是决定学生是否愿意主动阅读的关键因素,兴趣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实用性。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高职学生的读书习惯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压力导致其倾向于选择简便的学习方式,而非深度阅读。其次,学生的学习计划往往缺乏科学性,缺乏系统性的时间规划,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再者,阅读效率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缺乏高效的阅读技巧,导致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充分吸收知识。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影响了其整体学习效果。
二、读书习惯养成策略
(一)意识培养
在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课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需要更深入的策略。除了介绍心理学知识和成功案例,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在学业上的挑战和困惑,同时分享一些成功克服困难的经历。通过亲身经历的分享,学生更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与学生一起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业目标,确保这些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是可实现的。学生参与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目标的明确性。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贡献。通过认知自我价值,学生更容易建立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分配专门的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规划。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二)时间管理
在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分配时间用于不同学科的学习方面, 进行个性化的时间管理培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时间利用效率。通过分析每位学生的强项和弱项,制定适应个体差异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将长期学习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为每个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协助学生确定每个目标的优先级,确保紧急且重要的任务得到足够的关注。鼓励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和活动时间,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时间分配情况。基于这些日志,与学生一起分析并调整学习计划,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如考试临近或项目变更。教授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的技能,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业压力。
(三)分配时间用于不同学科的学习
协助学生分析各门学科的难易程度和学习需求,了解每门课程对时间的不同要求。这可以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课程评估等方式实现。 帮助学生区分主次任务,确保他们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优先处理重要的学科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哪些任务对个人职业目标更为重要,以此调整时间分配。 鼓励学生定期检查和调整学习计划,以适应学科进度和个人学习效果。这有助于确保学生对时间分配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科学习的变化。 提倡学生采用学科集中学习的方法,即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个学科,提高效率。通过合理分配学科学习的时间块,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阅读技巧
在阅读技巧培训中,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包括快速阅读、扫读、精读等技巧。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使其更有效地吸收知识。在学科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和整理信息的技能。通过学科辅导和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有效地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核心内容,增强信息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五)制定奖惩机制
读书习惯奖励机制,对于按时完成作业、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参加学科竞赛等良好学习行为进行肯定和奖励。奖励可以包括荣誉证书、奖金、学术奖学金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存在的不良学习行为,如逃课、抄袭等,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警告、学分扣除等,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激发其自我调整的动力。同时,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机会,帮助其纠正错误。
结束语
通过以上策略的有机结合,有望引导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习效果。但需要注意,每位学生的情况不同,因此在实施这些策略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指导,以达到最佳的养成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伟,史冬燕.从读书治学“三境界”看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J].才智,2018,(26):48-49.
[2]牛翠屏.高职院校开展“读书月”活动的实践与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4):68-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