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德育工作有效策略探究

作者

郑志强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沙田镇中学

摘要: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通常会采取魔鬼式的训练方式,即在课堂中实施题海战术策略加强练习题的练习;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偏差,从而消极接受知识,最终导致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观念产生问题。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布置作业外,还要从德育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等途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德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德育是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在日常管理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都应渗透德育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修养,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但是影响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通常表现在课后作业量多,课堂学习任务繁重等上面,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与家长意见不合、沉溺于网络等。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的改革,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了学生的独立意识,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提升了学生在学习和开展活动中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喜欢学习,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同样,在“双减”背景下,德育教育更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有效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接受能力以道德教育为主题开展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对于差等生要多加注意,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参加道德教育主题活动的乐趣,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激励,增强差等生的自豪感和存在感,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使初中德育工作得以有效地开展,就必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即使在平时学习中学生感到再大的学习压力也会将其转化为动力,与教师共同努力,促进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课余时间里,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他们的组织建设能力,为他们制定一个班会的题目,让他们自己制定一个活动方案,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加,举出一些可以参考的事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听取他人的意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全程的参与其中,让师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建立起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关系,进而确保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组建团结、和睦的班集体

除了学习之外,学生也要到学校中去生活,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这是因为在学校中他们能充实自己的知识,了解自己的生活,结交自己的朋友,学生们既能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又能享受到生活和课外学习的乐趣。而前提是需要组建一个和谐、友善的班集体,以班集体为单位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如运用体育竞赛的形式,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举办三人篮球赛、三人足球赛、踢毽球比赛、健美操比赛、围棋比赛等,还可以进行电子竞技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让初中生对生活、热爱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以很好地处理好初级的人际关系,懂得对老师和家长表示感谢,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以活动来育人的理念。

四、要提升自我修养,自觉融入班集体德育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要把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和学校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从实质上解决学生道德思想问题、缓解学生身心压力的关键点。例如,有些学生经常在教室的墙上、桌子上涂鸦;有些学生非常厌烦学习,总是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学生经常顶撞教师,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时,教师要将这些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改变教学方法,采取“导向性”教学方法让有情绪倾向的学生通过某些途径尽情的释放,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而且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从而提升他们自己的素质。比如对于喜欢涂鸦的学生,可举办绘画创意比赛让他们参与,激发他们的美术天赋与艺术潜能,通过艺术的熏陶会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品质修养。

总结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的身心压力,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让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和课后做作业之外,还能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外活动中也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进而开拓自己的视野,激发对某方面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且在师生互动中彼此建立坚实的感情基础,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以多项课外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运用有效的德育手段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全面的了解,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宋庆妹. "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德育工作初探." 福建教学研究 2(2020):2.

[2]龙杰华.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德育活动开展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4(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