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和风细雨,润物于心

作者

夏敏丹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摘要:“惩戒”只是一种方式,“教育”才是目的,作为班主任,我在班级管理和日常教育中努力通过适当的教育惩戒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育惩戒 班级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所谓“惩戒”,即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意在制止和预防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对于学生而言,惩戒是使其掌握知识、培养性格的训练,也是使其学会自我控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对于教师而言,惩戒意味着进行必要的组织和管理,以限制某些违规行为的发生,创造一个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老师除了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惩戒行为外,还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特点,量身定制惩戒规则、创新惩戒方式、实施有爱的惩戒措施。

一、惩而有规:师生协商,制度规范

想要让班级惩戒措施有效落实,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则,秉承公正的态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四年级时我主要采用积分制对学生表现进行奖惩,刚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动力,但时间久了,学生兴趣减退,违纪行为逐渐增多。我进行了认真反思:惩戒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如果学生没有得到受教育的目的,那惩戒形同虚设。想要学生真正受教育,那必须把主动权归还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于是我决定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索本班奖惩制度。

(一)问题反馈

我采用匿名投票的形式让学生评价班级目前的奖惩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奖惩方式需要增加形式,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有学生提出,惩戒时要考虑特殊情况,体现人情味。

(二)集体商议

利用班会课,我们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校风、学风共同商议了以下问题:哪些行为需要奖励?哪些行为需要惩罚?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可以有哪些?学生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本班的奖惩激励表,先试行,再修改,最终确定方案。

(三)共同约定

新出炉的奖惩激励表比之前的积分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创新,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更主要的是惩戒措施并非以惩罚为目的,而是促进感悟为目的,教育性更强,通过正确的引导,让生更内化而行,真正揣释了惩戒的意义。

二、惩而有方:创新方式,内化于心

(一)以“读”代罚,以静克动

班级中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课后喜欢追逐吵闹,小矛盾不断。一般的批评教育效果不佳,于是我采用“以静克动”法加以“惩戒”。班级有个图书角,存放着我精心挑选的适合孩子们看的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静心,亦可明智,我规定他们每人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利用课余时间两周内读完一本书,然后在晨会课给同学们分享读书感悟。好动的孩子一开始是被“逼”着阅读,慢慢的被书的情节吸引了,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地捧着书开始阅读。晨会课上他们分享的读书感悟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可能是品尝到了被同学们仰慕的喜悦,他们更加热爱阅读了。现在我们班图书角的书越来越丰富,班级读书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以“读”代罚,让学生们学会了课间文明休息,更丰盈了他们的情感。

(二) 以“演”代罚,抛砖引玉

班上有几个学生,课上总爱插嘴,午休喜欢窃窃私语,传统的惩戒措施效果微乎极微。我仔细了解了这些孩子爱说话的原因,他们是属于爱表现型,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于其制止他们说话,还不如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我们英语课本上Cartoon time的小故事很适合表演,于是我在班中举办了一场Cosplay,要求各小组自制道具,自备服饰,自行改编故事。这几个爱表现的孩子兴奋极了,共同谋划素材,一遍遍的排练,一遍遍的纠正语言、动作,等到正式表演时,他们的精彩演出博得了大家阵阵掌声。每次班级或年及举办文娱活动,这几个小演员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禁止爱说话的学生表达并非明智之举,让他们学会适时适度表达才是最佳选择。以“演”代罚,让学生们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既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又突显了才艺。

(三)以“管”代罚,反治其身

现在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几乎不承担家务劳动,不会劳动,更不懂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教室内外总能看见被遗弃在地面的纸屑;食堂用餐后总有饭菜遗留在桌面;厕所里堵塞下水管的事件屡见不鲜。遇到这些事情惩罚的效果是暂时有效,治标不治本。于是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让这些孩子成为“管理员”,负责监督其他同学是否存在违纪行为。慢慢地这群孩子在“工作”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每天看着值日生,食堂阿姨,保洁阿姨汗流浃背的劳动,反之看到某些同学不爱护校园环境的行为,结合自己之前的不良行为,他们或多或少感觉到了些许惭愧。有的孩子还坚持要继续做“管理员”,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其他同学改正缺点,让校园变得更美丽、更干净。以“管”代罚,给学生提供公益服务的岗位,给他们提供可以改正错误的机会,用“善”的方式给他们种下“善”的种子,让他们更充满爱心和责任感。

三、惩而有爱:关心理解,智慧引导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如果建立了以关爱学生为基础的情感关怀,那么师生之间就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的关系可以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越强,对老师的教育行为认可度就越强,对教育惩戒行为接受度就越高,教育惩戒效果就越好。所以老师一方面平时要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另一方面在处理违纪情况对学生做出教育惩戒前,首先老师要冷静思考,不能乱了方寸。老师在教育惩戒学生之后,一定要再次和学生沟通交流此次惩戒的目的、原因以及改正措施,并告知学生老师仍然是关心和喜欢他的。

教育惩戒是个敏感的话题,所以教师需要三思而后行。在教育惩戒之路上,我们当以助孩子成长为标,妥当拿捏,努力寻找适合本班孩子的方式,因人而异,适度且有温度地实施惩戒。在奖惩方式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要思考一些有新意、有效果、家长能接受的惩戒措施。让教育惩戒成为我们班级管理中的幸福插曲。

参考文献

[1]尹成忠.有效惩戒方法与艺术[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116).

[2]郑立平,张乐华.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惩戒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105).

[3]牛爽.班级教育惩戒措施失效[J].班主任,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