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肖妮
都江堰市万汇学校 611800
摘要: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这些方法很好的统筹和兼顾了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的问题。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来看,可让学习与作业学习密不可分,作业学习活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延伸、整合与运用所学知识。为了更好的对作业结构优化,改进作业形式,拔高作业学习思维,需要教师有效地运用单元作业设计理念,对学生的作业活动做出设计,并通过有效实施,发挥出作业学习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单元作业的设计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需要从问题分析入手,通过探讨问题的根源,寻找针对性的教小学策略,以提高单元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也需要引导教师和家长正确对待单元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让学生真正能够从中受益,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政策对作业设计的要求
国家最新出台的双减政策,对教师的作业设计具有导向性,决定了教师作业设计的方式和理念。通过解读双减政策来看,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控制作业量。低年段学生不得布置书面作业,中高年段学生要布置适量的作业。二是作业时间不得超过晚9点。三是丰富作业类型,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角度,设置综合性的作业,丰富作业类型。
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类型
(一)游戏化作业
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排列第一,然而大部分教师会避开游戏化的语文作业类型,在认知上过于受限,认为游戏化作业不够正式,会影响学生的作业学习成果,实则,布置游戏化类型的作业,能够很好的转变学生对待作业对抗的心理与态度,可以轻松的看待作业学习任务,提高作业学习活动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游戏化的作业,例如“口语演讲大赛”。让学生准备多个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演讲,并分组进行演讲比赛,每组由学生自己设计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最后,老师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演讲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生活化作业
语文是以语言与文字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单元类作业学习活动分为课上和课下,课上布置生活类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经验,课下布置生活类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从生活中获取学问和知识,在观察、思考中建立起生活与语文的练习,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活跃。[1]
三、小学语文整体单元设计实施的创新方向
(一)采编类作业
作为语文教师非常熟知,其实生活现象与知识的联系极为密切。我国针对汉语言知识的运用设置了不同的专业学科,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小作家,小博主,小记者,此时,教师更需要以单元为单位,布置采编类的作业,让学生广泛的从生活视角去搜集素材,采编生活中的语文,在整合与运用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更加的突出。
(二)表演类作业
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不论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课外阅读知识,有很多的素材,是适合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咀嚼语言,领悟角色的内容和形象。[1]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布置单元类作业时,让学生从学习内容中,任意选出自己愿意表演的内容,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与风采,在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想象类作业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能力。[2]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时,关于不同年代的课文篇章场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去理解文章中的句子和故事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情景剧,幻化成不同年代人物进行故事表演,根据学习需要去查询相关资料,或者需求教师的帮助,从而提升自身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设计小学部编版语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这单元的作业时,教师可以看到本单元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弘扬我国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浩然正气的一个单元,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根据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去了解那个年代发生事,去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通过想象将所有的学习内容融合起来,来展示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创新作业题型
在所有的作业类型中,书面作业是基础性的作业形式,也是核心作业类型。教师在作业设计改革的路上,要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做出创新,可以突破固有的作业题型与类型,增设故事续写、改写、现代文改写诗歌、写科幻文等作业形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变得活跃、有趣起来,在综合能力培养中锻炼学生的作业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设计小学高年段语文《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这单元教学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结合实际现状对作业的内容进行设计,体现出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出育人的价值。纵观目前的育儿现状,大多数父母都会忽视对学生灌输民俗意识,仅有少数学校会开设校本课程。在本单元学习后,教师可以设置定向的作业,即给学生布置“了解家乡的风俗”的作业,完成后通过不同地域学生的作业展示了解不同地方的民俗。在作业中可以体现出以下几点内容:1.自己家乡的历史;2.自己参与过的家乡民俗;3.家乡的哪些事物是让你感到印象深刻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手工作业、视频作业、文字作业等多种形式完成这堂课的任务,还可以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让学生通过与父母的联系了解家乡民俗,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亲子关系。
总结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师在设置单元作业时,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要充分的体现出这两项特点,并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以双减的作业要求,新课标的育人目标相结合,围绕单元知识内容设计出符合学习喜好与期待,作业形式丰富有助于提升学生作业积极性,提高作业学习质量的单元类作业,在创新中不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突破,将作业设计的水平充分显示出来。
参考文献
[1]马丽娟.立足实践,多元设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新教师,2019:54-55.
[2]董群英.小学英语多元化作业设计研究的思考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8:84.
[3]陈栩涵.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指导研究[D]. 广东:汕头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