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浅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作者

黄波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小学 404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越来越引起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算水平、增强学以致用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趣味教学游戏的融入、实际生活元素的渗透、随堂训练提质增效的进行等展开阐述,希望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趣味游戏;生活元素;随堂训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影响较深,多采用照本宣科、填鸭灌输、题海战术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的进行数学知识探析,久而久之消磨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迟滞了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教师需要以转变教学思维为切入点,处理好教师方向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课堂环境中进行高效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代入感、参与感、获得感。

一、利用趣味教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天生活泼好动、喜欢趣味,对于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与游戏化的学习方法有着天然的向往,这是现阶段学生最为明显的心理特点,也是教师利用趣味游戏构建高效课堂的现实依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边游戏边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在做完游戏环节的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基于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趣味游戏,引导学生在趣味横生、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实现快乐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我首先为学生简单介绍了角色扮演式趣味游戏的基本环节,即“沉浸在相应的场景之中,根据对话内容、情绪变化、数据分析等要素,在交流演绎中进行知识探析。”受此影响,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我为学生搭建了“超市购物”的场景,学生则分别扮演了消费者、售货员,参考商品单价、购买数量等内容求取所需总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以“一个蝴蝶风筝9.5元,买三个蝴蝶风筝需要多少元?”为切入点,找到了两种计算方法,其一,将三个9.5相加得到答案28.5元,其二,用小数乘整数的方式列出算式“9.5×3=28.5元”,学生经过计算一致认为乘法算式更为简便且正确率高,由此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式趣味游戏的方式,对小数乘法知识有了更深的认知。

二、渗透实际生活元素,引起学生认知共鸣

常言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金钥匙’。”诚如此言,小学数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为生活化元素的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自觉联想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之代入到知识探析之中,产生认知共鸣。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语言陈述、场景搭建、实例引入等方式,为学生打造贴近生活、靠近实际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首先采用语言陈述的方式为学生列举了若干生活实例,即“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很多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如停车场、挂衣钩、花坛等等,那么如何求取它们的面积呢?这其中又蕴含着哪些数学知识呢?”受此启发,学生自觉联想到了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产生了认知共鸣。此后学生结合生活元素进行了知识探析,了解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底乘高’。”在理论性内容的指引下,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了相关生活问题,产生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三、随堂训练提质增效,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随堂训练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检验学习状态、巩固学习成果的平台,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即时性的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从而顺利完成知识了解、掌握、深化、应用的任务。基于此,教师应当保障随堂训练的即时性、科学性、实践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学习“简易方程”时,我首先给予了学生一段时间的课前预习时间,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年龄问题”进行了探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运算步骤、应用场景等有了初步印象。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随堂训练问题有机融入到了互动提问里,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利用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列出了算式,并按照解方程的步骤参与了求解过程,由此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解题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随堂训练当中经历了自主学习、知识理解、学以致用的过程,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增强学生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模式中的不合理成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善于利用新课改以来的游戏化、生活化教学法,辅之以优质高效的随堂训练,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美滨.增强数学兴趣,构建高效课堂——例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20)

[2]王彩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追寻与思考[J].天津教育,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