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心理健康教育之篱,暖祖国未来花朵之心
石贵丽
商丘市睢阳区古宋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但却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的部分。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指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思想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务,能够从中找到有利于自身健康的科学发展道路。特别是小学生,小学生天真活泼,有着非常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以科学优质的教学举措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对学生成长发展负责任的表现。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对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素质,充分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如果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例如,及个别小学生在与同学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矛盾。如果教师能在平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便能在此时准确看待与同学之间产生的这一矛盾而后以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不充分,学生对与其他同学产生的这种矛盾认识不够彻底,这不仅会影响与其他同学的亲密关系,甚至会导致同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除了人际交往以外,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是相同的。如果学生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对学习挫折和困难时也能更加轻松自如的应对,这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状态,在个人学业上更进一步。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不过关,学习困难也会无限放大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业甚至生活。
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小学生一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而发生这种变化的同时,人们所承担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不仅是一个人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更是在社会上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一项基本条件。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需要通过教育完成。学校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小学生充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调节小学生的情绪。这样一来,小学生不仅可以健康成长,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而在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密切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多种,在教学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也有多种。教师要善于挖掘存在于学生周围的、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优质素材,将这些素材中的核心思想展现出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方式,维护心理健康水平。例如,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甚至在一些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对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改专题教学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专业教育知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密切结合,为切实有效的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搭建一个坚实的客观教学基础。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实践案例,不能只讲专业理论而忽视案例的作用。例如,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伤害性行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点。正确看待这种行为主要是分辨来自他人的这种伤害性的行为是出于个人的主观故意。在讲解这一点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先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讲述主题密切符合的代表性案例,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都要和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理论性强且实践案例丰富的具有极强指导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积极交流
小学生天性活泼且沟通交流意识非常强,这一点恰好为教师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众所周知,任何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负面情绪如果能够说出来便有了解决的可能。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及时说出来并在最终迎来了爆发最终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和结果。对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明确要求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一旦遇到比较心烦的问题或长时间困扰自己的问题一定要主动说出来。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说,可以跟自己的家长说,也可以与老师说。为了引导学生放下负面的思想负担,更积极主动的抒发心中所想,教师可以在全班内建立一个匿名信箱,学生无论是遇到了生活问题还是学习问题都可以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与教师沟通。在匿名信箱成立后,教师很快收到了来自学生的第一封信。信中说到父母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极其严格,每天放学之后不仅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更要完成父母额外设置的作业,在周末还要参加父母报的各种兴趣辅导班…这让这名学生感到异常痛苦。教师得知这一情况后在第一时间与这名学生的家长取得了沟通,特别是详细介绍了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计划安排对子女成长所产生的负面作用,要求学生家长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为子女创造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除了主动接受来自学生的帮助请求外,教师也要观察学生的日常在校行为,多听一听学生的想法,从中找出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作用的东西而后在第一时间干预,这能为学生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学习成长环境,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贯彻。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引导其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部署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一方面要将学校课程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统筹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在遇到生活问题或学习烦恼时勇敢地说出来,寻求同学的帮助,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通过有效的干预积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稳定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巨雅伟 .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J]. 新课程(中),2018(07):231.
[2]刘曼军.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20 (03):18-19.
[3] 岳红霞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J]. 甘肃教育,2018(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