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石会
天津津检危险品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企业分析实验室管理阶段,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对分析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对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分析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所以要明确分析实验室管理要点,做好管理方法的更新,从而给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文章以实验室为例,探讨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提出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解决措施。这些分析可供各大企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参考。
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
1.1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验室管理系统在保证实验室管理和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实验室管理和服务质量,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可靠运行。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和不足,导致实验室管理混乱,影响实验室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人员管理能力不足
人员是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但是目前的油品分析实验室工作中,人员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较为常见,并未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造成人员管理不到位,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工作素质和水平比较低等情况较为常见。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趋势,会给分析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的影响油品分析效果和质量[1]。
2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对策
2.1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管理模块:安全准入、信用评分和培训授权。安全接入模块涵盖用户安全知识在线学习和考试、证书颁发、安全系统发布、安全数据上传下载等,帮助用户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培养人员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增强实验室安全红线意识。信誉积分管理模块可设置用户初始积分,通过增加或扣除用户积分来规范用户的实验行为,帮助实验室管理制度执行、保障开放工作有序开展;培训授权管理功能主要是安全培训的相关操作,包括培训计划发布、线上报名、报名管理、线上考核、在线授权,培训调查、培训成绩管理、资格证书管理和上传下载培训资料等,用户通过培训,拥有证书后方可预约仪器设备等,培训授权可强化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保障大型仪器的安全使用。
2.2仪器设备的管理
在实验分析过程中,仪器设备是分析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分析的质量和效果。实验室的仪器种类繁多,包括各种测量仪器、软件、试剂和辅助设备,这些都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设备的状态关系到分析的效果和质量,也是出具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对于检测质量水平影响比较大。在日常的实验室管理中,严格执行设备管理标准和要求,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如果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到位,必然会给设备的性能、检测的精度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使用寿命缩短,还会增加实验室的使用成本,造成分析效果不合格。因此,严格落实实验室仪器的保养和维护管理工作,每项工作措施严格执行。对于实验室仪器的管理要制定定岗定责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维保人员执行管理制度,掌握仪器维护保养工作方法,学习相关的维护保养知识,从而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不会给分析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实验室的仪器在维护保养管理中,应做好各项记录工作,对于仪器的型号、规格、使用地点、维护保养工作情况、设备的运行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记录。通过对仪器做好记录工作,建设完整的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档案,包含设备的校正日期、校正结果、验收规则、下次验收日期等,以便于管理人员掌握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情况,对设备管理产生积极作用。对于设备的管理档案严格管理,从源头出发进行管控,在仪器开箱之后,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就要将设备操作说明书进行严格保管,仔细阅读注意事项,掌握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要点、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等等。设备操作的人员在工作中明确工作程序和标准,严格执行说明书进行操作、维护以及管理,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中。每台设备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其他人员不能随时触碰和使用机械设备,以免造成设备发生损坏或者功能下降的情况。
2.3数据库设计的应用
数据库作为实现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其设计和应用非常关键,其设计效果和运行效率将直接影响实验室工作的开展。因此,数据库的设计非常关键。首先,在对数据库用户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存用户注册的信息和权限等;其次,在实验人员表的设计中,需要将试验工作者的基础信息以及所隶属的实验室进行保存;最后,在实验室表的设计中,要具备实验信息的保存功能,实验室项目表也需要将试验项目信息进行存储,从而保证实验室各个环节工作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2.4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工作
为确保检测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工艺工作中保持能力,应定期组织他们了解和熟悉体系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并对特定岗位或操作特种设备的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增强质量管理意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检测技术水平,进而为最终检测报告准确性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将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增加或完善激励制度的方式,激发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以此增强人员质量管理问题的预防能力,为检测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3]。
结束语
因此,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在结合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建设情况,针对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完善的内容,开展有效的优化措施,致使检测实验室能够在一次次完善和优化过程中,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帮助检测实验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温华伟.浅谈基层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161.
[2]尚红光.基层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7):3150-3152+3170.
[3]刘渠.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问题剖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0):2564-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