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原因及应对策略
王国庆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范各庄矿业分公司救护队 河北省唐山市063108
摘要:矿山应急救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矿山应急救援人员在执行救援任务时,自身伤亡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从应急救援人员自身的身体、心理、能力素质等方面,分析了造成事故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应对策略:加强救援人员身体素质的培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心理干预能力;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增强业务素质。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矿山应急救援水平,降低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率,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矿山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矿山;应急救援;自身伤亡;原因;策略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诸如煤矿瓦斯爆炸、井下透水等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研究矿山应急救援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矿山应急救援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主要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如矿山事故救援、自然灾害应急、安全生产监管等。二是“企业主导型”,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如煤矿事故救援、自然灾害救援等。在矿山应急救援过程中,由于人员自身原因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矿山事故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救援人员自身素质和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伤亡事故发生,为矿山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2、矿山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山救护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相对滞后,尤其是新成立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矿山救护队人员,都是从零起步,缺乏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
(2)部分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应急救援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存在着侥幸心理,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充分认识到应急救援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3)部分矿山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应急救援部门或配备专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装备,部分矿山企业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4)矿山企业在应急救援工作中重抢救轻防范。部分矿山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没有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装备,也没有对救援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能力素质培训和心理辅导。
(5)部分矿山企业在生产中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不够重视。对隐患排查治理、设备更新维护、现场安全管理等工作不能严格落实到位,往往是出了事故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致于于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伤亡原因分析
(1)救援人员身体素质较差,在救援过程中,遇到较大的体力、精力消耗。在抢险救灾中,特别是遇到突况时,救援人员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当遇到高难度、高强度的救援时,如果救援人员身体素质较差,则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2)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于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救援人员自身的紧张情绪等原因,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情绪,当这些不良心理情绪长期存在时,就会对救援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3)心理干预能力不足。由于矿山应急救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矿山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复杂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干预能力不足,则容易导致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或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治疗,则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业务素质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矿山应急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相应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矿山应急管理工作不仅要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具备专业技能知识水平,而且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等相关知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矿山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和教育,则很容易出现业务素质不高、法律法规知识不足等情况。
4、应对策略
(1)加强救援人员身体素质的培训。在日常训练中,要根据救援工作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加强救援人员的体能训练。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习,使救援人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学习知识,提高他们的体能和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体能和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模拟演练,以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矿山应急救援任务复杂繁重,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当突发情况发生时,救援人员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救援人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救援人员的心理疾病,降低事故灾难的发生率。在日常训练中,要根据救援人员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等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为救援人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
(3)提高心理干预能力,矿山应急救援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要定期组织心理干预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能力,防止和减少救援人员心理疾病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事故灾难发生的概率。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让救援人员掌握简单的心理调节技巧,及时消除救援人员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够从容面对突发事件,使他们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和镇定。
(4)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安全技能培训,使矿山应急救援人员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避灾路线和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使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5、结语
总之,矿山事故灾难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灾害,这就要求矿山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身体和心理方面分析了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自身伤亡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要加强救援人员身体素质的培训;提高救援人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心理干预能力;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增强业务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使矿山应急救援人员能更好地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基于统计特征的福建非煤矿山事故防控措施[J]. 徐秀华.福建建材,2022(12)120-123.
[2]全员生还 69天创造矿难史上奇迹[J]. 韩丹丹.劳动保护,2023(04)34-36.
[3]基于24Model的非煤矿山事故分析[J]. 李明海;常通;杨一帆.工业安全与环保,2022(09)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