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探讨

作者

郑镇伟

身份证号码:37078219771116427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施工技术管理作为重要的内容是不可忽略的,因为这和工程质量有着紧密的关联,可以说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当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地区的指导方针和政策,立足工程实际需要的情况下采取匹配针对性的举措,让管理的效率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新时期之下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施工,当中涵盖了多个工序,整个工程都需要认真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工程的整体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是务实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根基。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过程规范、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探讨,提出创新性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法,为施工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1建筑施工技术

1.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以灌注桩施工技术最为常见。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需整平施工现场,挖掘排水沟,明确定轴线定位点与水准点,开展放线工作,确定桩位坐标,之后进行桩柱钻孔、混凝土浇筑等步骤。当工作人员进行钻孔时,需按照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架设桩架和水泵,确定地下水位在泥浆液面下方。如果碰见淤泥层,工作人员需增加泥浆的浓度,放慢钻孔的速度,防止出现缩孔、塌孔等不良现象。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清孔,严格把控泥浆的密度,从而保证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实际效果。

1.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作为防雷接地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效果,为防雷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支撑。电气接地施工技术的运行原理在于利用防雷接地系统在第一时间将建筑物所承受的雷电转送至地面,从而降低雷电危害程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结合具体施工要求选取恰当的接地装置。工作人员可选用共同接地的方式安装防雷系统,但其接地电阻需低于1Ω。若是电气接地施工没有起到预期作用,工作人员可运用人工接地极的方法处理。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关注防雷设施焊接工作,尽可能保证焊接质量,利用喷漆等方法进行设备防腐处理,留下标记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

1.3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防水处理可有效避免渗漏水问题,更大程度保证建设质量。工作人员在使用防水材料前需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确定符合后方可应用。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需采用恰当的防水施工技术,重点关注房屋拐角等部位,尽量增强建筑的防水性能。在运用建筑防水施工技术时,工作人员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工作人员可结合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增设防水涂料层,重视防水层的质量问题。其二,若屋面已经出现漏水情况,工作人员需将漏水点周边的保护层凿除,修补保护层。在必要情况下,工作人员可对屋面实施全面返修。其三,当外面出现渗漏水问题时,工作人员需将渗漏水部位的外墙抹灰层凿除,对外墙孔洞与勾缝进行封堵,清理过后完成抹灰及找平处理。其四,工作人员处理混凝土裂缝问题时,可沿着裂缝的走向,保持一定的间距,在裂缝中打入注浆钉,进行注浆,等到墙面干燥之后,将注浆钉拆除。

2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措施

2.1加强团队管理

建筑工程单位需重视工作人员素养问题,遵守国家与行业的相关规定,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增加安全教育力度,让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可满足建筑行业的相关要求。当工作人员到达施工现场时,需先检查其证件,保证工作人员属于持证上岗。除此之外,在施工开始前,需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与工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与相关质量标准,明确数据标准与验收要求,如果不能用文字形式准确表述,可附加图片,尽可能提升建筑施工过程的规范性与专业性。想要保证施工水平,建筑工程单位需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施工管理团队,加强团队管理,培养具有管理能力、可掌握建筑施工新技术的优秀人才。

2.2建立奖惩制度

现如今,我国许多建筑工程单位的工作人员未曾接受过专业、全面的技术培训,专业素养所有欠缺。针对此种情况,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运用合理的方法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作业,尽可能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为实现这一目的,管理人员可建立可行的奖惩制度。科学可行的奖惩制度有利于让工作人员加深对自身工作职责的了解,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建设工作。因此,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人员可结合项目与工作人员的特征来制定奖惩制度。如果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建筑工程单位的相关制度,及时察觉施工过程中的隐患,管理人员可给予表扬与现金奖励的方式进行嘉奖。如果工作人员违反建筑工程单位的相关制度,工作时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管理人员可对其进行批评与扣奖金,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将工作人员开除。科学可行的奖惩制度能做到赏罚分明,可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以更为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之中,提升施工效率,还可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划分为工作人员,提升施工现场管理质量。

2.3使用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科技水平飞速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包括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施工水平,促进施工现场管理向着系统化、科学化的道路前进。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数量众多,管理难度较大,且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有着相对较强的流动性,许多人属于短工形式,未熟练掌握施工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够熟悉建材的分类与运用。建筑工程单位的管理人员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借助科学手段选取适用的建设模式与建筑材料,加快建设进度,提高管理水平。建筑工程单位还可结合自身状况制定信息技术发展计划,包括研发网上办公系统,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

2.4要加强施工技术材料的管理

工程建设当中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建筑,项目各个阶段的文件图纸、施工记录、施工总结等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和保护。建筑施工中原材料作为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对于施工各个环节的正常操作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施工技术管理当中必须要把原材料的管理作为重要管控点,以合理选购优质施工原材料为主,加大施工设备的管理,这能够让施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拥有良好的设备和原材料支持。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建筑项目施工当中质量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关注多个环节和视角。只有将多个方面做好保障和管理,才会让建筑施工项目更加成功。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得以保证,这是让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完善的关键,也能够在积累经验的情况下促使工程施工进度有序落实。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当中必须要设定合理的管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经验的总结,充分调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之下,为促使建筑工程质量发展和提高做出更多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李俊彬.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江苏建材,2022,1:95-96.

[2]刘任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16-18.

[3]杨新林.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1,2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