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的提升分析
龚京景
赣南师范大学
摘要:高校图书馆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满足师生对于图书资料阅读与使用的客观需求,其次则是为了丰富馆藏资源、提高专业化与学术化水平。不过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一些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图书资料开发率与利用率时仍然存在重视程度有限、相对滞后与被动等缺陷。因此,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的提升,不仅需要实现数字化全覆盖、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与完善,也需要强化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开发与利用机制,还需要密切沟通交流,提升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等多种举措协同并行。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率;利用率
早在2002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教高[2002]3号)中,高校图书馆已被定位为院校文献信息中心的重要地位。至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中,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更成为院校文献资源建设体系的根本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不仅具有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典型性,也有超越普通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料的专业性与学术性特点。不仅如此,随着日复一日地持续丰富图书资料种类和体量,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愈发凸显了历史延续性与现实时代性。正因如此,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越来越成为高校图书馆切实履行“第二课堂”职责的现实需要,这也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充分彰显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地位及价值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图书馆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师生阅读使用的客观要求
高校图书馆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满足师生阅读使用的客观要求。受到专业知识与技术局限的影响,师生进入图书馆借阅图书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且大多数师生相对欠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开展大范围阅读。这往往导致师生阅读使用图书馆图书资料停留在表面化、碎片化状态。显然,如此局部、仓促的阅读与使用状态极不利于图书资料发挥教育教学辅助功能。因此,惟有主动挖掘图书资料潜在的丰富教育资源,高校图书馆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履行高校“第二课堂”根本职责。同时,有需求的师生也能基于图书馆更加系统性的开发大幅缩减时间成本,从而在利用图书资料过程中更加省时省力、便捷高效。
(二)丰富馆藏资源、提高专业化与学术化水平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一本图书在不同读者眼中、脑中往往能够形成截然不同的观后感或读者印象。同理,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对于不同视角读者产生的价值也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图书资料具有不可限量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可能。换言之,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图书资料的开发率与利用率本身就是在不断丰富、拓展、扩大馆藏图书资料的类型、内容。久而久之,随着开发与利用经验不断积累、模式日趋成熟,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将越来越成体系、规范化。假以时日,图书馆开发图书资料所得成果将超越既有图书资料的体量、容量。不仅如此,对于高校图书馆中大量专业性、技术性图书资料来说,反复且持续的开发将不断提升原有资料的专业性、技术性水平。特别是在越来越多前沿科技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历史与时代的交叉或重叠或可产生越来越多全新的专业或技术内容。而这些在广度、宽度或深度等层面持续挖掘、开发及利用的成果无疑能在不同领域或方向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二、高校图书馆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的常见问题
(一)重视程度相对有限
长久以来,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早已形成了相当固化的思维定势,那就是藏重于用、藏先于用。这种近乎僵化的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藏有余而用不足。意识决定行动。当重藏不重用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少高校图书馆必然对于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缺乏足够关注。而这也导致这些高校图书馆对于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与利用率方面缺少应有重视。其最显著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开发与利用不积极、不主动、后知后觉。
(二)被动、滞后情况较明显
在欠缺重视的不良状态,不少高校图书馆在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与利用率过程中还出现另一类问题,那就是被动与滞后的情况较为明显。具体而言就是非读者提出要求而无动作。即,除非师生明确提出了开发和利用的需要,否则图书馆通常不会主动开发,且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将开发利用图书资料作为日常工作组成。这也是一些高校图书馆长期无法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与利用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图书馆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一)实现数字化全覆盖、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与完善
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正在成为突破传播瓶颈问题的突破口。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中有相当数量的纸质文献资源,这种极其传统的图书资料载体显然不利于大范围、高效率、低成本地开发与利用。因此,只有尽快将传统载体的图书资料转换为数字化格式、实现网络化传播,高校图书馆才能以更加集约化、便捷化的形式与手段全面推进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进而大幅提升图书资料的开发率与利用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提升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需要实现数字化全覆盖、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与完善。
比如,利用包括扫瞄仪、图像识别软件等软硬件设施设备将印刷文字转换为数字文档,将纸质化的图片、照片等素材转换为数字化格式。一方面,数字化转换后得到的数字图书资料形成了统一制式,而这是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数字化图书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实现方便、快捷、廉价的搜索、分类、提取关键信息等各种操作,进而实现多角度、多类别的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数字化转换后的图书资料可以在网络平台实现二次或多次再开发与再利用。即,在得到相应授权后,有需求的读者或使用人可以利用数字化图书资料开展个性化应用。这将在更大范围、更广程度上拓展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当此类开发利用持续反复与叠加,原有图书资料将逐步实现指数级扩散及增长。显然,一旦读者或使用人成为了创作者,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势必产生无法估量的涟源效应,这对提高图书资料开发率及利用率无疑具有无与伦比的促进作用。
又如,立足高校图书馆实际,在现有本地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云技术实现价廉物美的扩容与升级。开发和利用数字图书资源不仅具有专业技术要求,也不能缺少足够充足的数字存贮与计算设备支撑。然而,受到资金与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现实约束,不少高校图书馆很难在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方面有求必应、面面俱到。而云存贮和云计算则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对于相对普通、常规的图书资料而言,利用云技术降低成本、控制投入不失为两全齐美的解决办法。
(二)强化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开发与利用机制
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既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也无法经过一次操作就一劳永逸。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基于更加系统性的制度引导实现循序渐进和科学发展。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率和利用率的提升还需要强化 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常态化与长效化的开发与利用机制。
比如,结合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开展规划设计。譬如按照专业类别分别制定不同阶段下的开发利用规划方案。若专业类别涵盖图书资料数量巨大且分类数量众多,则可将使用频率最高、与当前社会生产生活关联最紧密、具有突出战略意义与价值等重点或热点分支先行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可按月或按季度制定项目开发与利用的流程方案,包括不同阶段的开发方向、宗旨、目的、形式、特色、内容等。
(三)密切沟通交流,提升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
高校图书馆开发和利用图书资料的目的在于服务广大师生、满足师生阅读和使用的客观需要。因此提高图书资料开发率与利用率并非图书馆本身自说自话,而是要充分听取读者意见与建议,切实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提高开发率与利用率还需要密切沟通交流,提升管理与服务的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
比如,利用线下和线上一切交流渠道保持与读者的互动交流。特别是互联网社交平台是最具时效性且成本低、效率高的交互渠道。图书馆可以定期主动发送询问消息,向师生读者征求意见,听取有关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的信息反馈。又如,不定期开展有奖征集反馈意见的活动。譬如对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线索、合理化建议等师生,图书馆可以向其赠送免费阅读线下图书或线上数字图书的年卡。
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将阶段性开发成果的大纲、节选、精简内容等提前发送到相关专业或学科的网站或社交平台上,以尽早获取师生、读者的反馈意见或修改意向。在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图书馆可据此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工作形式与内容等。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利用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长期以藏为主的惯性思维与行为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开发与利用馆藏图书资料的意识及能力均有所不足。这不仅在于相对被动的管理与服务限制了图书馆对于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式,也在于传统模式下开发与利用图书资料确实存在一定技术难度。因此,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新时期里,数字图书与图书资料数字化正在成为突破管理瓶颈的有力抓手。基于数字化改造或转换,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与利用将得到更加显著的技术支撑。这也是新时期提升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料开发率与利用率的着眼点与立足点。与此同时,技术应用还需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激励与引导。只有兼顾管理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双重创新,高校图书馆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多年来相对被动、滞后的服务意识,才能在开发和利用图书资料道路上全面提升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不仅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切实提高图书资料开发率与利用率的先决条件与重要保障,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践行科学发展战略、充分履行“第二课堂”重要职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蔡志青.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开发与利用的创新发展对策[J].大众文艺,2022(03):4-6.
[2]何金玉.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创新路径探讨[J].文化产业,2022(03):79-81.
[3]李晓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创新策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02):93-95.
[4]尤洪军.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提高馆藏文献资料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渠道与策略[J].文化产业,2022(02):133-135.
作者简介格式:
龚京景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单位邮编:341000
姓名:龚京景
出生年月: 1973.8.19
民族:汉
籍贯(省 市):南昌
职称:馆员
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