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心肌炎的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

郭锐 王琅瑶 斯光晏 刘勇 宋振宇 许东 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影像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摘要:目的:评价心脏 MR延迟增强对心肌炎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参加人员共109人,选择心肌炎病人59例,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是 EF值下降的心肌炎组,另一组是 EF值保留的心肌炎组。在此基础上,以50名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左室结构功能和延迟强化情况,并分析延迟强化与左室射血分数之间的相关性,验证延迟强化是否射血分数降低。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心肌炎患者的左室容量增大,心电图降低。虽然在 EF保持性心肌炎患者中,左室体积亦较大,但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降低 EF的心肌炎患者与保持 EF的心肌炎患者比较, PFR降低,左室体积增大。但就延迟增强幅度而言,心绞痛患者和心肌炎患者的对比。EF与 LGE百分比的关系均为-0.67、-0.63。ROC曲线分析表明, LGE的 AUC值为0.96。 LG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在27.27g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和88%。结论: MR可对心肌炎病人有无左室扩大及射血分数降低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心肌炎病人中,延迟增强区具有更好的判别力,可以更好地评价病人的情况。

关键词:心肌炎;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左心室;功能;

核磁共振(CMR)技术在评价心脏结构与功能上有其独到的优点,并可通过延时增强技术来评价心肌病变。射血分数(EF)是评价心脏功能、疾病状态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延迟增强(LGE)是评价心肌坏死和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LGE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 LGE对心肌炎的评价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择106名在本院中被确诊为心肌炎的病人,全部接受 CMR,其入选标准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Council)准则为基础,将发病时出现胸闷、胸痛等疑似心肌炎的病人,并且至少满足如下一项条件:1)新发生的心电图。2)心肌酶、肌钙蛋白增高:3)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室壁上有不正常的活动。除此之外,还需要排除冠心病以及其它的心脏病的可能。在 MRI的标准参考路易斯湖准则中,有两项要求:1)心肌水肿、2)早期强化3)延迟增强。

排除准则为:患者因呼吸不协调、心率失常而造成影像品质较差。共收集了76名患者,其中50名男患者和26名女患者,他们的年龄从12到69,平均为32.2岁。结果:心肌炎病人被分成正常心肌炎43例和异常心肌炎16例。随机选取60名健康受试者,其中男32名,女28名,平均36.9岁。所有的实验都是经过医院道德委员会审核后通过的,所有的实验都是由病人和健康志愿者在实验之前就已经知道的,并且都是由病人和健康志愿者签订的。

1.2检查方法

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飞利浦Intera 1.5T),配合8通道相控阵体表线圈,和3.0T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SKyra 3.0T),配合12通道体表线圈,扫描序列包括电影序列,T2WI压脂,心肌灌注,增强早期,延迟增强等序列,均于心电门控下,呼气末屏气时采集图像。所有造影剂都是由 GE制药公司生产的,剂量为0.2毫摩尔/kg体重的佳迪显经肘静脉给药,10-15分钟后获得延迟增强影像。1.5 T MR片子的主要特征是:片子厚度8毫米,片子间隔2毫米,片子空间340毫米X276毫米,片子重复间隔39.75毫秒,回声间隔1.1毫秒,片子旋转角度42度,片子相位25。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资料以x±s表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斯皮尔曼相关法加以检验。通过研究被试工作特性(ROC)曲线下方积(AUC)的变化,判断被试是否存在延迟强化。采用SPSS23.0及图形处理软件 Graphpad7.0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将心肌炎组和对照组的 CMR参数进行比较。心肌炎组的左心室体积(EDV、 ESV、 EDVi、 ESVi、 EDVH、 ESVH)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但在 PFR、 PER、 SV、 SVi、 SVH、 CO、 CI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 CMR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临床上对心肌炎的诊断及评价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 CMR的诊断主要依据路易斯湖病程的判断。本研究拟通过对心脏磁共振T2WI序列、早期增强序列及后期增强序列的分析,来评价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并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评价。

与对照相比,在保持 EF值的心肌炎患者中,在 EF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心房仍保持着正常的心房容量,结果表明,对于轻度心肌炎的病人,其左室功能仍存,并处于维持的状态,其左室容量仍可维持,且左室已有扩大的表现。在与 EF值保留心肌炎组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而另一组则增加了左心室容积。对此,一些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提示EF值下降心肌炎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已经失代偿而受损,而左心室容积增大更为明显,尤其是ESV,较对照组增加了约30.9%,这一结果显示,对于心肌炎症程度越高的病人,其左心室容积及功能受到的损害越大。

结论:总之, CMR不但可以精确评价心肌炎病人的左室扩大及射血分数降低,还可以反映心肌炎病人的左室结构、功能及心肌坏死等改变,而且其延迟增强幅度可作为心肌炎病人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巧玲,魏子伦,李建辉,魏璇,梁静,余鸿鸣,牡丹.心脏磁共振评价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9):1592-1597. 1

[2]颜春龙,马金凤,齐先龙,杨国财,郑宁,唐桂波,徐辉.CMRI与超声心动图对高海拔地区正常人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评价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11):1846-1849.

[3]刘茂森,刘念军,郭顺林.MR技术评价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3(11):1793-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