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分析
刘聪
2101051990xxxx1016
摘要: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发挥防洪、节流的功能,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基坑和石灰土,避免工程施工中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和管理工作,还要研究设计最佳导流和围堰方案,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导流和围堰施工效果。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1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概述
1.1 施工导流技术
作为水利水电项目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施工导流技术主要包括河床内施工导流技术与河床外施工导流技术两个大类。该技术通过构建围堰,实现施工现场基坑的围护,并将河道水流引入既定的泄水设施之中,从而消除了水流对于水坝建设的不良影响。施工导流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施工安全,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并保证施工项目即使处于枯水期仍能有效开展施工作业。
1.2 围堰技术
在这一技术方法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策略,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现场特点决定最终的施工方案,一部分围堰技术只需要在河床中进行施工,但是一部分围堰技术需要对河床进行全部的拦截,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精准性的确定,以免对后续的施工产生影响。为了解围堰施工的特点以及最终的施工成果需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建立不同的模型,这样可以判断当前施工方案是否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在进行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平面设计的重视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整个围堰的平面负责阻拦水流对河道的冲刷。围堰施工和后续工程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避免在现场施工中存在诸多的矛盾,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在实际施工时会由于水流速度不稳定,导致整体冲刷强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严重影响后续施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市场情况改进当前的平面布置方案,并落实科学性的工作原则,全面提高围堰施工水平。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当前的平面布置需要进行优化,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结构特点之后再进行仔细的勘察,确定围堰边坡的大小。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2.1 分段式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进行方案设定,以免对整体施工工序造成影响。在全段围堰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段导流的方式,对不同区域的工程进行分段施工,在保证现有施工质量和施工工序的前提下,对河床、明槽、缺口和坝体等容易出现问题的区域,分别进行专业引导,保障整体工序更加安全标准。通过对现有导流方式进行拟定,了解河床的宽度,分析对水流状况造成的影响之后,参照水利水电项目的建造方式,将整体导流效果进行测量,由专业人员将需要建造的区域划分成几个固定的区间,进行分段施工,提高单个区域的工程质量。按照河床围堰施工工序要求,在对上流水体阻截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将水流进行自然引导,通过调节和管控,进一步展现分段围堰法导流的施工优势。
2.2 全段式
全段式导流施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河道围堰,将两侧主要河道全部截断,河道水流直接疏导至两侧溢洪道和构筑物,根据单围堰导流后的导流施工方法,将多条河道细分为明渠、导流洞和导流涵洞。因此,这种人工截流排水方法主要应用于排水工程中,适用于排水流量较大、施工河道相对蓄水较深的施工河流。在各类导流工程建设中,要根据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导流施工方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导流处理方法,在导流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导流设置。
3 水利水电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利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导流技术的利用较为重要,其中明渠导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地势较为平缓的河道和宽广的平原地区中进行操作,从而完成工程的建设任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条件有序地规划好对应的施工环节,落实科学化的工作思维,避免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实际操作前需要先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然后在河滩和河道的位置中进行渠道的施工,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的保障。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按照河流的特点来完成导流操作,并且控制好现场的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质量,以此来提高工程的建设效果。这一方案比较适合用于河床较宽的区域,不适合用于较为狭窄和覆盖层次较深的地方。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落实科学化的工作原则,筛选正确的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要和围堰操作需求相互衔接,降低后续的施工难度,突出工程施工的综合特点,确保整体施工效果。例如在出入口处需要和围堰操作进行相互的连接,这样一来可以使其中的水流能够具备较强的通畅性。需要特别注意在工程转弯处要设置好最小半径,比如要大于渠道底部的5倍,轴线要尽可能地缩短,并且科学控制好整体的长度和深度,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现有的施工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
4 提升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效用的有效路径
4.1 强化施工现场地质与水文条件的勘测和统计工作
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与水文条件要求较高,因此,要实现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平稳落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应当强化对于施工现场地质与水文条件的勘测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具体而言,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河道内的不同工段配备适配的测量仪器,实现水文情况的动态储存与记录,从而为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提供全面、详实的数据支撑;施工单位也应当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勘测工作,指引施工队伍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现场的地质情况,从而明确在不同工段、不同项目中应当选择何种建筑材料,从而进一步提升围堰工程的稳固性与防渗透性。
4.2 强化施工管理队伍建设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其施工现场多为地形复杂的偏远地区,对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此外,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其在建设目标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性:部分水利工程旨在实现水能发电,部分水利工程则是为了搭建河道运输网络,部分水利工程则是兼顾发电与运输的综合体,这也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施工管理队伍专业能力的要求率较高。基于此,施工单位应当强化施工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确保“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一方面”,实现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平稳落地。施工单位应当积极引入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强化对于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实时更新管理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管理技能,不断强化整体队伍的项目管理能力。具体而言,施工单位可通过定期开展知识讲授、经验分享会议的形式,让新老员工积极、深入地开展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从而从管理的层面保障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有效开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作为水利建设项目施工作业的基础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施工单位应当高度重视,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类型、绘制技术路线、开展加固处理、完善防水导流测试,并做好清淤工作,从而保证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平稳落地。
参考文献:
[1]丁晶晶.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1,7(04):130-131.
[2]陈利.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20):66-68.
[3]闫彪.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