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红歌”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研究

作者

张璐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44 

课题名称:红色教育视野下抗联歌曲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课题编号:20231S1WZZKT-033

摘要:思政科目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思政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红歌”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作用,并深入研究对应的教学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歌;思政;教学

引言:“红歌”就是我国在建党历史背景下创作并被广泛传唱传播的革命歌曲或爱国主义歌曲,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对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十分重要和关键措施之一。因此,把“红歌”融入思政课教学,让其能够拥有更显著的教学效果,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1.“红歌”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作用

1.1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滋养

歌曲作为具有特殊思想情感的文化载体,对于学生心灵的滋润作用非常明显。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成就,了解党和国家走过的风雨历程。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该群体自觉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红色歌曲加强对青少年群体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提升其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为国效力、为民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红色歌曲作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重要载体和桥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历史滋养,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1]。

1.2提升道德修养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人生目标,就没有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党“有魂有骨有肉”,能够形成坚定、乐观、向上的良好性格和行为品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期这个阶段,更需要通过经典红色歌曲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将其作为学生人生发展目标和行为规范来培养与引导。近年来有些高校利用红色歌曲这一素材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专题宣讲会,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起来予以宣讲推介等多种形式开展红色歌曲普及推广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育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红歌”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策略

2.1注重红色歌曲的艺术内涵

从文化艺术层面来看,红色歌曲包含着浓厚的革命传统教育内涵,是红色文化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魂。此外,在歌曲创作中,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是传播中国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主体,是红色歌曲传唱过程中产生力量的源泉。红色歌曲要想深入学生头脑,就必须赋予其灵魂内涵,并通过不断创新来升华这一精神内涵。思政课教师应通过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来推动红色歌曲创新发展,实现红色歌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基础,将红色歌曲与思政教学结合起来,将红色歌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以红色歌曲为载体,挖掘和展现红色歌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将红色歌曲赋予时代内涵。还要将红色歌曲融入思政教育中,把中国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2要坚持教育引导

在红色歌曲的创作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重红色歌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对红色歌曲歌词、曲调、旋律的挖掘、整理和挖掘,从生活和时代气息等方面去提炼红色歌曲内涵。首先,发挥音乐创作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红色歌曲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采用音乐素材创作具有时代感与知识性兼备的红色歌曲时,要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释。同时,还要挖掘红色歌曲内涵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道德观念以及文化底蕴,红色歌曲旋律选择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对红色歌曲中情感表达和时代认知需求,结合学生身份和思想状况选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及革命精神的优秀歌曲。其次,要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在音乐创作中增强歌曲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最后,还要注重挖掘各民族地区优秀歌曲内涵,通过民族特色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用丰富文化内涵引领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并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思想道德等方面知识。

2.3重视实践育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蕴含着丰富的实践育人功能,红色歌曲承载着丰富的实践育人内涵。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方法。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课上讲好红色歌曲精神内涵和丰富内涵,还要将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认真钻研相关红色歌曲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红色歌曲思想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红色歌曲文化传播红色思想和红色精神。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思政课堂建设,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和教学效果上提高红色歌曲教学质量。高校应当将红色歌曲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创新。完善思政课堂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等实现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和成长指导,要注重将歌曲学习与文化交流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率和参与度,让红色歌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

结束语:综上所述,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还要担当文化传承和精神塑造的重任。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水平。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把“红歌”和思政课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实现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钢.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新思考——评《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J]. 中国高校科技,2022,(10):103.

[2]乔屹平,马英,王建.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探索[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04):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