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验收管理

作者

刘亚东 冯平 陆军

鄂尔多斯市检验检测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实验室内有多种类型的测量仪器设备,在对其进行质量管理与维护时,不仅要做好对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测,而且要对其进行清楚的记录,并对其进行状态标识,保证其正常运行。随着产品品种的日益丰富,为适应不同类型的检测需求,实验室内的检测设备将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当前,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管理

引言

检测实验室是一种专门为企业或单位提供物质和设备检测的实验室,例如建筑行业、畜牧业、装备生产制造业、医疗行业等很多行业都需要配备一个检测实验室,对物质和设备进行检测。在实验室里,各类测试设备与仪器的运用,不仅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验室内,若无妥善地管理,将会造成仪器的丢失、损坏、测量精度的下降,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加强监测站点的仪表和设备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验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实验室检测仪器装备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仪器装备信息化水平低,在软硬件上还不够完善。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目前的设备管理系统软件虽然已有,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仪器设备的资产清点困难。

我国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手工统计的工作量很大,时间周期也很长。清点程序会对一些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而且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沟通在组织系统的协调、矛盾的解决、冲突的解决、信息的传递、有效的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装备也不断被制造出来。同时,本文还对企业内部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因此,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验收管理的措施

(一)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

仪器装备管理指的是把仪器装备作为一个重点,把提升仪器装备的综合效能作为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仪器装备的物质和价值展开(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以保证其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了:仪器设备采购及验收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故障及事故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则等。在引进仪器设备的外文说明书中,最起码要有中文的说明,包括有关仪器设备的运行、校正、维修等方面的说明。

(二)仪器设备的配置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应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并综合实验室的实际经济水平、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强弱、检测工作量的大小、供应商的资信情况等,列出所需购买的仪器设备。对于实验室中使用的一些仪器,要依据其制造厂商及品质状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及规格。检测专用仪器设备应根据检测标准的规定,结合各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和支撑能力及所生产仪器设备的成熟度和市场认可度,选择符合检测标准要求的仪器设备。如果它是从外国引入的,应该考虑它是否适合本国,以及是否便于未来的维修。在相同的功能条件下,选用性能价格比高、功能可扩充性好的仪表或装置。目前,国内外生产各类检测专用仪器设备的企业很多,并且这些企业的产品更新速度很快,部分企业存在着性能不稳定、故障率较高等问题,因此,在采购前,必须组织人员,对所购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及性能进行有效的验证。

(三)仪器设备的验收

在仪器设备到货之后,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开箱验收,即将包装盒打开,检查仪表和设备的外观,即根据装箱单和说明书,检查各类仪表的小部件是否齐备,仪表的型号和订货的型号是否相符,产品的合格证是否齐全,有供电的还要检查供电情况。打开箱子接受检查后,由检查人员在检查单据上签名,发现问题及时向供应商提出处理意见,并在单据上注明。二是性能验收,也就是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对仪器的性能进行验收,包括精度和稳定性,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性能调试。在接受时,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告知供货商,并在接受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确认。在调试完成后,应当出具一份关于是否满足标准的检验报告。设备经检验合格后,将其转交给使用该设备的人员,由其保管、维修。若不能通过,则应将仪器设备转移到指定的地方,或作明显的标记,并向供货商通报验收情况。不论是否通过,均须将验收结果做好记录,以备将来建立档案和评估供货商。

(四)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的仪器,包括附属装置,必须清楚地标明其工作状况。设备管理部负责对仪器设备展开唯一性标识,对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编号(唯一编号)、资产名称及型号、使用部门、录入日期、资产原值等信息进行标识。二是仪表的“A”型性能状态标志,表示仪表的检定/校准合格标志;“B”的意思是“正常”,并且是绿色的;“批准”的字样用“C”表示,并且用黄色标出;“D”的意思是“停用”,名字是红色的。

(五)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使用检查以及异常维修工作

从仪器的采购到检定调试,仪器管理人员与检验人员要密切合作,做好这一工作,是检验工作成功的基础。在仪器设备完成使用后,要做好设备的操作验收、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通常,对仪器和设备进行维护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常规维护。在使用完设备之后,清理设备上的污点和灰尘,把设备擦干净,然后再用设备上的盖子盖上;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员进行。其维护办法是:恒温恒湿的空调器,应定期清理其上的灰尘,并添加冷却剂;清除仪器上的污垢,加润滑油;对平衡仪器要做好防腐蚀措施,对其它设备要进行清洗。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对与仪表有关的零部件的保养,对于重复使用的仪表和性能较差的仪表,要做好日常的操作和检修工作。检查程序必须根据各种仪表所指定的确认程序来进行,它必须比较严格,因为这样做可以使人们对目前仪表的使用情况以及其性能的改变有一个真实的认识。仪表维修与运行检验是仪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两大主要工作,两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本年度的设备检修工作,要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设备检修、保养、运转的检修计划,并严格按照该计划进行。

(六)加强设备管理队伍业务素质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要求企业经理人员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实验室安全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的坚实基础就是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外部培训或聘请专家与兄弟单位、普通教师和学徒进行教学、交流和学习,为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结束语

总之,检验实验室的检验效果对检验委托单位的经营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检验实验室的检验工作质量,减少日常的经营费用,就需要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制订购置计划,对购置的仪器进行严格的管理,以保证所购置的仪器能够满足实验室的需求。其次,要强化仪器和仪器的日常管理,做好仪器的保管、调拨和维护,并严格执行仪器的降级、调拨和淘汰程序。

参考文献

[1] 李小敏. 对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 大众标准化, 2019, No.306(13).

[2] 李丹丹, 孙秋香, 张玉华,等. 检测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的关键环节[J]. 电子世界, 2019, No.5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