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

作者

胡涛涛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课题,课题名称:《“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2年,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更明确提出,将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作为改革发展任务之一。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建设以“软件技术”为主的具备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专业群,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校双高建设的首要目标,其中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既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第一资源”。而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双高”建设做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师德师风建设也与教师的自身发展、学生的学习成长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是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国家对师德师风的建设

新世纪以来,我国一直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专业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等学校也积极采取措施,各级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教师的总体素质不断上升。

2018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若干指导意见》对教师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作为核心任务,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政策举措,推动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实施意见,构建了中央统领、地方支撑、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在关系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中多次将教育、教师和师德师风三者合而论之,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也多次从战略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的论及新时代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这些重要的讲话不仅对当代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做出了精准的概括,同时也科学分析阐述了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及其养成路径。也为“双高”建设时期,我校的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具体要求。

二、现阶段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不足

一直以来,电子与通信技术系高度重视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业教师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取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多次荣获国家级和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等2门课程评为天津市思想政治示范课程;多名辅导员在学院的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中名列前茅;同时2019年,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团队评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但是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形式大于内容

我校历来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例如,只是从形式上组织了教师学习活动,而没有重视学习的实际成果,对于后续教师的成长和课堂效果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使得教师完成学习后,对实践教学缺乏指导意义,大大减少了学习效果。

这需要院校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模式,将师德师风学习落实到实处,改变以往重形式请内容,重学习轻实践的方式,转型为注重实际效果,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 二) 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缺乏长效督促监管机制

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实现了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但是随着每学期的教学进程的推进,教师思想逐渐松懈,师德师风建设的效果出现了倒退,这凸显了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长期的督促监管机制,缺乏制度保障建设成果,在2019年提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建设重点,提出“立师、立校、先立德”,可见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首先着眼于师德师风进行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应该制度先行,制定完整的运行机制,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系统化的长效督促监管机制,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

( 三) 学院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校对教师人事考核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对教学质量标准要求不明确;课堂教学要求流于形式,没有贯彻育人的内涵要求;对师德要求停留在抽象概念上,缺乏具体指标;对师德师风考核的具体内容不明确,师德内涵不清晰,导致考核办法对教师的师德养成不具有指导性作用,造成的结果就是考核评价的结果不科学,不能真实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操作性与实用性较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检验,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根据培养过程出现的问题改善现有的教学活动与组织学习活动。

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基础上,对于教师的各项要求以及教师的奖惩机制,需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是没有违反相关的规定的教师,就属于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这样简单机械的评价考核标准,这样就不能从根本上反映教师的师德师风。应该对教师是否向学生传播了优良文化,以及是否热爱学生;是否遵守教育规范、是否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廉洁自律,这些都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不仅仅要做到“教书”,更应该“育人”,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立德树人,也说明教师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授专业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各项品德; 而师德师风考核机制是考察教师是否做到了“育人”的重要环节,进而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1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育全过程中,进而我校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中,要以立德树人导向,不仅可以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也将促进“立德”和“树人”在教育各环节中的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指示,对此,在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积极完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以教育教学为媒介,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德育人。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优秀品质和思想道德,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培养高质量人才,争做优秀教师。

2 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坚定理想信念。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党的教育思想为引领,以党的教育思想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理想信念。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高校应组织教师积极学习党的教育思想和党的历史,避免学习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平衡学习与工作,深刻理解党的思想,将其融入到工作实践当中,不断通过学习领悟党的思想,提升自身的素养以及工作能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需要先明确党的教育思想的重要作用与重要地位,以党的教育思想为中心展开,以党的教育思想作为引领,培养教师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改变教师在教学工作与教学活动中的功利性思想,纠正教师在工作岗位上的工具性倾向。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 一) 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平时的工作结合起来,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各部门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避免师德师风建设与高校其他工作、活动脱节,打破“两张皮”的现象,才能确保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期有效。基于此,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和体系的建设。促使其形成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的运行模式,对教师师德师风设置相应规定,按照规定规范教师的行为和活动,根据科学的依据,评价教师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相关规定,并且明确规定违反相关条例的惩戒方法,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应当设置相应的奖励,以便于激励教师。

第二,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保障以及稳定发展,需要高校明确该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以便于事后追责,同时有助于督促各部门共同助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使得各部门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履行自身义务,自觉监督教师师德以及高校师风。

( 二) 完善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考核制度,需要科学而具体,高校可以规定师德师风评价考核办法,根据该办法,评价考核教师的师德师风。具体而言,评价考核制度中,应当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项工作中、学科建设中的种种表现,不能只依据教师的日常表现,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的评价,师德师风包含了多项内容,不仅包含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也包含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科建设能力等,进而评价考核,应当包含多项内容,综合考核教师。按照评价考核办法,各部门可以根据教师的综合表现,表现优异的教师可以参与评选先进个人,并规定奖励办法; 对于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各部门应按照规定,进行问责以及处理。

( 三) 构建全方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全方位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在长效机制和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基础上,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的方法,搞好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各部门带领教师学习师德师风相关内容,加大师德师风活动的组织力度,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教师的各项工作当中,使得该内容深入人心,培养教师正确的教育精神和思想。其次,在校园中营造“立德树人”的教育氛围,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认识,全面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规范,引导教师积极履行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呼吁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教育意识。最后,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共同助力师德师风建设,互相监督教师思想与行为,引导教师自觉

五、结语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积极配合,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打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管理制度,完善评价考核制度,多角度评价考核教师,制定科学而具体的评价标准以及奖惩规范;组织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带领全体教师学习相关内容,提升全体教师的思想觉悟,制造立德树人的校园氛围,呼吁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坚持自身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育才,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提升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