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姜述宏
山东华熙混凝土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城市建筑形式与功能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城市建筑的各种功能需求,建筑施工技术也随之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建筑施工的基础技术,是实现建筑工程功能的施工要点。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根据建筑施工要求选购高品质的混凝土原材料,设计科学的配比,做好混凝土配置、搅拌和运输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促进城市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显著提升。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如裂缝问题等。为了全面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了解,并结合先进技术制订完善的施工规划,为各个施工环节的全面落实提供支持。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从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的诱因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首先是因外界温度变化导致的施工裂缝问题。混凝土受自身温度以及外界温度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环节,其一是混凝土凝固硬化环节。该环节中,水泥材料接触水分会水热化释放大量热量,但此时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其自身内部散热能力不足就导致内部范围内温度急速上升,这样就造成了混凝土块内外温差过大的现象。根据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混凝土内部会膨胀,外部则会收缩,这样的内外变化就会导致混凝土块出现裂缝问题。另一个环节就是施工现场温度的异常变化问题,若环境温度快速下降,那么混凝土外部就会出现收缩应力,当这样的应力大于其内部拉力时就会出现裂缝。其次为混凝土的干缩变形现象,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块内部水分快速蒸发。根据混凝土的作用原理和过程,其在浇铸之后将会逐渐硬化,同时伴随着内部水分的持续蒸发。此时水泥材料的凝胶体就会因水分丧失而出现收缩现象,导致混凝土的变形。内部的干缩变形会产生巨大的拉应力,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表面,导致裂缝的发生。因此施工人员在完成混凝土浇铸施工之后还需开展持续性养护工作,目的就是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预防其干缩变形。最后是因混凝土结构基础问题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混凝土施工是建立在稳固地基的基础上的,混凝土本身是具有一定重量的,如果其施工位置基础不稳,那么就很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破坏混凝土自身的内部结构,导致其变形,最终因变形产生拉应力诱发混凝土的裂缝,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工序,需要在完成浇筑后立即开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范确保振捣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既不能不过度振捣,也不能欠振捣,否则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因此,振捣过程中,要均匀、充分振捣。使用振捣棒时,要做到快插慢拔,而且插点均匀,振捣棒应避免碰触模板,否则会造成模板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质量。与此同时,还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振捣方法,对变截面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时,需要进行二次振捣,并且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对配筋较密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时,容易发生离析问题,因此,需要在浇筑过程中预留一定的厚度,完成浇筑后,将瓜子片石子铺设在混凝土表面,然后再进行振捣。另外,不管是应用插入式振捣器,还是平板式振捣器,都要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规定,并且在采用平板振捣器期间,要采取“先橫后纵”的方式展开施工。
2.2泵送工艺
(1)泵送时,应当保证连续不间断,若因故障导致泵送停歇超过45min,要将泵管内的混凝土冲出,以免造成堵塞。(2)按照施工平面图对混凝土泵送设备进行布置,泵管不得靠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严格按照泵的说明书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输送泵故障,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3)当坍落度过低时,可在搅拌筒内加入水泥浆,要求浆液的水灰比与混凝土相同,并充分搅拌,不得通过加水改变坍落度。(4)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可以用湿草袋对泵管全面覆盖,并每隔一定的时间浇水润湿,以此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冬季时,用保温材料包裹泵管,避免混凝土受冻。(5)启动输送泵前,先用水泥砂浆润滑管路;当搅拌车内的混凝土卸完后,冲洗出料口,并在泵送完后,清洗泵和管路。
2.3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主要是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或温度收缩导致。控制温度收缩的有效方式是合理控制温度。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的拌和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进而迅速提高混凝土结构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所以,需要对结构及环境温度进行控制,采用洒水等迅速降温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避免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在施工范围内铺设冷却管,完成外部浇筑操作后,将冷水循环系统打开,使建筑内部形成一个完善的冷却循环体系。水循环的速度要按照标准进行控制,在完成浇筑后,附近的温度会有所提高,如果混凝土结构凝固区域超过50%,可以减小冷水流动速率,停止冷水循环。通过开展以上混凝土防裂工作,能够有效处理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操作简便,不会过多损耗资源,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
结语
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好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减少因为混凝土水化热可能导致的有害裂缝。混凝土因为结构尺寸较厚,内部混凝土凝结过程产生的水化热难以挥发,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极易流失,导致内外的温差过大,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此温差大到一定程度,则会破坏混凝土表面从而产生裂缝,引起质量隐患,产生渗水的风险,更胜者会影响结构强度,造成质量事故。
参考文献
[1]万永利.桥梁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卷宗,2016,(12):458.
[2]李桂荣.大型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07(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