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网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王辉
天津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摘要】众所周知,网球运动是我国体育运动项目当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项运动。因此,大部分的高校在体育课程当中增添了关于网球的教学过程。现阶段,在实际的网球教学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相关的工作者去解决。其中比较显著的是学校内部对于网球运动缺乏高度的重视,在教学层面上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较弱,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时无法得到良好的训练体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等。因此,高校应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走在时代的前沿,结合体育网球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解决,从有效促进高校体育网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体育网球;教学
【引言】高校所展开的体育网球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等。因此,高校当科学、合理的安排网球运动的课程,完善其教学资源的配置,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承受能力,解决当前所出现的教学问题,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改革以及体育网球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体育网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简要阐述,以下仅供参考。
一、高校网球教育现状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虽然大部分的高校受到素质教育的影响以及体育运动的改革发展趋势,将网球项目融入到体育的教学体系当中。但是,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约束,高校网球课程仍然处于选修的地位当中,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缺乏良好的积极性,导致网球课程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其发展。网球其主要是结合网球场地和网球设备来完成的,其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由于占地面积比较大,想要保障学生良好的网球学习体验,就应当健全相关的设备设施。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发展过程当中,其设备比较单一,由于设备的匮乏,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球运动的发展【1】。网球场地的管理,高校并没有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基本情况以及个性特点。例如,在对学生开放的网球场地收费时,少则几元,多则几十元,这种消费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网球学习的积极性。网球课程的数量较少,大部分是每周或者两周一次,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网球知识以及技能的了解,部分学生觉得网球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自由性、随意性,无法彰显网球教育的时效性以及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网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当前的网球教育质量处于下滑的阶段。与此同时,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为其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降低,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体育知识内容能够全部的传授给学生,但是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学生是无法充分掌握,虽然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已经改课,但是仍然无法保证课堂的实效性【2】。
二、体育网球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体育网球运动
高校在开展体育网球教学期间,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体育运动的潜在力量,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网球教学,对于该课程给予高度的重视。对此,高校教师、领导应当结合网球运动的开展价值和意义,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环境当中。在教学时给予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从一开始的选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当中。对网球教学的知识进行考核,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突破传统网学教学的局限性。与此同时,高校应当注重对网球知识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组织学校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比赛活动,增加每一个学生对网球的热爱,让学生能够结合该项运动进行交流,在艺术上进行切磋,从而有效提升网球运动的教育价值以及综合水平。
(二)恰当安排网球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网球教学时,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体育教师应当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网球练习时为其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及运动目标。针对学生的生理差异以及男女差异为其布置相应的运动量。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展开网球运动时,需要体育教师采取由简单到难、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实施科学合理恰当的网球运动量,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大幅度的锻炼。同时激发学生对网球的兴趣,让高校的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从而有效提升网球运动的教育效果,这样一来高校的学生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体育锻炼。进一步推动高校项目体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在网球教学期间,教师应当注重教学体系的建设,科学、合理的优化其内容,将技能实践与理论知识普及进行结合,彰显网球基本技能训练的价值。同时,注重学生对网球理论知识的原理了解,掌握发展历史,从而有效避免,在网球运动的过程当中出现伤病。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球文化,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运动氛围,提升网球教学的效率和水平【3】。
(三)创新教育方式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单一,运动模式的落后,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佳。因此,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网球教学时应用新理念、新思想、大胆创新,彰显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人权益,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意见表达出来,并与每一个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技能训练时注重资金方面的投放比例。如,购买发球机等相关的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每一个学生由于能力不同,体育运动的天赋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于该知识有着透彻的理解,从而使班级当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例如,对于一些初级水平的学生,教师应当在对其进行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巩固基础、为后续的技能训练做铺垫;而对于一些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当在此基础上展开实战教学。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学生能力差异的问题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教师应当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能够对网球的技术以及原理,进行更加透彻的了解,通过讲解带领学生观看一些比较经典的赛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网球知识,接受网球知识【4】。
(四)完善教学场地内的设备设施
高校为了更好的提升体育网球的教育效率,落实教育的时效性以及有效性,就应当加大资金,注重建设方面的投入,打造一些高质量的场地,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如,可以将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设计为多功能的场地;亦或者是通过办公楼的墙壁做成网球墙,让学生进行训练,从而有效解决网球场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应当将网球考核融入到高校的评价体系当中,让高校能够积极主动的完善场地的建设。基于此,为了保障网球活动开展的时效性,高校教师应当健全师资队伍。首先,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新鲜血脉的招聘,为高效补充新的力量,使教师的年龄结构得到完善和优化,加强内部活动;其次,在日常训练期间,对每一个网球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持证上岗,为其举办座谈会,聘请专业人士,通过在校授课的方式,来健全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以及知识储备量。同时,学校应当打造完善的激励制度,通过教学效率与薪酬挂钩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挖掘其潜力,从而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和目标【5】。
三、结束语
高校体育网球运动的开展,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其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做铺垫。因此,教师应当正面解决教学当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实践、摸索来提升教学的质量,不断的优化以及完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网球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6】。
【参考文献】
[1]安俊菁,刘静霞,温琪琪等.基于Citespace的近二十年网球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23,42(04):78-81+111.[2]王雯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13):87-90+144.
[3]雷超.基于"阳光体育"环境下小学短式网球校本课程的构建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3,No.825(11):4-5+8.
[4]李东斌.高校网球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J].新体育,2023(06):58-60.
[5]杨少辉.短式网球进入小学体育课堂的途径[J].学园,2023,16(08):87-89.
[6]孟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网球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体育风尚,2023,No.435(0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