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主任管理工作更卓有成效
刁瑞婷
云南省普洱市普洱第二中学665099
摘要:班主任作为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与综合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和观念虽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但他们对于新鲜事物还不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对于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应引入班级管理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 班主任 管理 卓有成效
一、班主任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管理者
现代社会中,教育工作者需要用自己的知识去服务组织,完成任务,彰显自己的价值,教育工作者是知识工作者。学校中的领导、老师在每天的工作中,都需要管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课堂、管理教学等,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学校工作的性质和实际决定了教育工作者是管理者。要提高管理者的绩效和成就,使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就是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过:“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作为一个管理者,也是必须学会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班主任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都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虽然职位不大,但是对于班集体而言,班主任就是魂之所在。一个人从读书起,特别是小学和中学,校园生活的光阴基本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班级和人生维系如此紧密,班主任这一职业便具有一定的诱惑力。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其水平、标准和对自身的要求,都对学生的激励、方向和奉献,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班级管理是需要的是由平凡人来做不平凡的事业, 这正是有效的管理者所应该自勉的目标。这项目标并不高,我们只要“肯”去做,就一定“能”做到。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也是个人的真正发展。
二、让班主任管理更卓有成效
笔者从教10年,有幸担任了六年半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就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了。但是对于班主任管理工作,想一直做好,对教师本身要求比较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常学、常变、常新;班主任在做管理的同时,还要努力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要得合理安排时间;此外,班主任还要扮演家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工作,得具备一定的同理心、共情力和沟通技巧。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在反思中不断改善总结,如何让班主任管理更卓有成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爱是班主任管理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感动中国2020年十大人物之一的张桂梅老师,建校12年,云南丽江华坪女高1000多名女生中走出大山上大学。佳绩频繁出时,张老师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她的事迹深深震撼、鼓舞和激励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爱是温暖所有人的力量,有仁爱之心,有奉献的情怀,是班主任管理得以开展的基础。班主任是广阔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我们不能把学生当做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做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
我所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各个县乃至各乡镇各村的学生,家里面离学校较远,90%都是住校,由于高中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学生一个星期就是星期天下午休息7个小时,每个月有两天的月假,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学校上课学习。月假期间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经济问题或者回家路程遥远,也不能回家,所以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之甚少。面临这么一群学生,班主任好比他们在学校的父母或者大哥哥大姐姐,是他们有机会亲近和倾诉的人。如果班主任能更多地关注、关爱、关心他们,他们的情感会得到一定的慰藉,更有班级的归属感,也因此能更好地与同学相处,营造出大家庭的氛围。比如,组织同学们一起准备食材到食堂亲自动手包饺子,每个月给该月生日的同学集体过生日送祝福,遇到学生生病,送学生去医院并陪同等等。总之,就是尽己所能给予班上每一个学生多多的爱,让爱温暖他们继续前行。
(二)智慧是班主任管理的精髓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线是智慧, 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一个有魅力的智慧型教师的情感特点应该是工作情绪的稳定,对教师职业情感的最高境界是快乐。
1.加强心理学的学习
班主任的心理状态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倾向。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的确,作为班主任,要想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有效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就一定要懂心理学,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基本一个学校只有一名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学校也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还是兼顾不到每一位同学,所以,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他们的老师。如果班主任能学习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变化和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引,避免学生负面情绪的堆积,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
2. 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
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管理者,学生干部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干部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培养,如服务意识、主人意识、创造意识和效率意识。“让学生自己自教育自己”从而让集体的舆论影响每一个学生。如果学生具备了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他们会自觉乐意地去组织每一次班级活动,维持好班级的好风气,想方设法帮助后进同学,这样,学生干部工作的热情的源泉,就由兴趣、表现欲上升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了。 班级管理最理想的状态是人性化,日常管理自主化,个案处理个性化,集体生活特色化。
(三)成绩是班主任管理的战斗力
有了班主任爱和智慧的管理下,能带领着一群积极向上的学生通过合理高效地学习,干出一番成绩是班主任管理的终极追求。
1.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班上每一个同学建立自信心。对未来而奋斗的学生来说,他们必须拥有内在动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屡败屡战,他们有时候必须超越自我、拓展能力、获得成功。
2.合理规划目标
在合理规划目标时,可利用 “最近发展区”,能够帮助达成这些目标。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跳一跳”,往前推一推。逼一逼,非常有必要。对于学生而言,最有力的动机强化是让学生经历成功。班主任课利用每周天的晚自习指导学生按周、按天合理规划目标。激发动机,有明确目标,就离成功更近了。
3.制定策略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引导学生迈向成功的策略,借鉴北大逆袭女孩刘媛媛的指导策略的核心——找出问题和障碍,制定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完善落实的方案。按照计划目标表,提高执行力,鼓励学生在策略上下功夫,而不是只在一味花时间而没有效果。
4.坚持与勤奋
中学的学习任务重,知识容量大,学业的不断进步离不开每一天的坚持和积累。天道酬勤,勤奋定能成功。现代中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持之以恒,水滴石穿!通过坚持与勤奋,养成好习惯,好习惯会让学习事半功倍。
结束语:
班级好比一个小社会,既然是社会,就有一个管理问题。社会如此,家庭如此,班级亦然,都有一个管理问题,管理得不好,大家在堡垒里拼命战斗,内部现在窝里斗,怎么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管理得好,大家在集体中形成合力,互助协作,合力大于分力之和,每个人都发挥了潜力,多做了事,集体增强了实力,超越别的集体才会成为可能。
人生,是一条路,也是一个舞台。它只能一个人走,却要完成多种身份的塑造。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而要在小天地中卓有成效,做一个卓有成效的班主任,需要一定的管理智慧和艺术,希望能在不断碰壁中砥砺前行。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5
[3]魏书生.《好学生 好方法》[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6
[4] Debbie Silver著;吴艳艳译.《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3
[5] 李永德,胡乃云.浅谈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43-44.
[6] 张朝.我的成长和她的成长[J].高考,2019(14):24.
[7] 蒲志勇.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激励方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