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梅端桥

湖北省黄梅县新开镇中学 435505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作为现如今受到新课程改革影响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紧随新时代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能够结合其学习现状及性格发展特点,进一步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认识到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其参与到课堂当中,进而有效发挥主动学习能力。更好地使初中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体验到知识的无限魅力,同时,又能够为其拓宽文学学习视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达到高效化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语文学习的三大主要方式,其中自主学习居于首位,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都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联系。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和教学发展的趋势,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设置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将自主学习方式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益,又要追求教学效益的延伸。因此,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自主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对许多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可能会存在一定挑战和难度,这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对于自主学习这种方式,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不安或担忧,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或资源成功地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可能担心自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或者没有正确的指导和反馈保证自己在正确的学习方向上。这些担忧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自主学习持怀疑的态度,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达到学习目标。

(2)缺少自主学习习惯

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学习语文,并且在学习上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缺少自主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具有推动作用,是学生持续进步的基石。但是,目前有些学生没有养成在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导致对学习内容不了解,在听课时抓不住重点,影响听讲效率;有些学生没有课后自主反思的习惯,导致课堂学习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消化和吸收,降低了学习效果;还有些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导致视野较为狭隘,知识积累不足,影响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3)学生学习方式不当,没有自主学习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这就导致了他们自主学习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一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会做笔记,但是笔记记得太多、太杂,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进度,也会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一定困扰。又如,有些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上做小练习,认为这样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这样会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再如,有一些学生虽然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认真思考,但是在课下没有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自主探索

语文的人文性与思想性极强,语文学习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人文修养以及感悟感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前,部分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形象思维的限制,难以对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与透彻理解。教师若不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一语文学习问题,学生便容易出现畏难、抵触等消极的学习情绪。这不仅影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真实的语文教学情境,在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独特魅力的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更深入的自主探索活动。

(2)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质疑

质疑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方法。而学生日常学习的关键就是寻找和解答疑问。疑问就像一面镜子,让学生及时知晓自身的薄弱点在哪里,让教师真实掌握学情,寻找弥补学生不足的方法。有疑才有思,这样,学生会在提出问题并探求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的热情逐渐高涨,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创设让学生产生疑问的情境,引发学生主动质疑,使其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明确划分自主学习的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就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对于教学的课程内容进行高质量、高效化的知识传授。因此,教师需要确立教学目标,明确相关的学习任务,进而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过程,逐一对于复杂并且难度系数较大的学习内容,以细致划分的方式来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

(4)凭借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活动必不可少。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多种能力,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和语文学习中。如此,教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积极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

结语

语文课程是初中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影响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开阔学习视野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同时也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爱好特点;结合课外的知识点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进而以课内外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共同融合发展,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当中,逐渐完善自我,成为促进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郑国民.以文化人,建设素养型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09):30-36.

[2]白财木.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从兴趣、方法到习惯[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