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作者

其丽敏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的要求,高等院校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中融入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方法,评价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效果,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教学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教学模式的变革,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文化意识培养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研究现状

文化意识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对于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接受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适应性更强。因此,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近几年,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者们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其中,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外语所代表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可以通过引入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习俗等内容,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一些研究者则强调,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地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研究者们正在不断努力,以期更好地探究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方法

文化意识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本文将探讨一些实践方法。

(一)引入文化元素

在教学中引入文化元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文化元素,例如文学、音乐、电影、食品、服饰等,将文化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文化元素,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文化。

当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文化元素时,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例如:在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对文化背景进行介绍。比如,当教授单词“Thanksgiving”时,可以介绍这个单词在美国的传统节日和庆祝方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当地文化相关的材料,如文化歌曲、文化电影、文化广告、文化传统等,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这些文化材料进行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文化意识。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例如,在讲解“餐桌礼仪”时,教师可以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餐桌礼仪,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餐桌礼仪差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文化的特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化故事,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特点。例如,在讲解美国独立战争时,教师可以讲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践方法,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文化元素的引入和运用,建立多元文化交流的氛围,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二)使用文化对比法

文化对比法是一种将两种或多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文化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使用文化对比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不要片面夸大或贬低某种文化,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判断。当教师使用文化对比法时,教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进行比较,而不是仅仅依据个人喜好或是随意挑选。在选择比较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的全面性和代表性,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教师还需要注意比较文化的客观性。在比较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要片面夸大或贬低某种文化,要让学生在客观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思考和判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使用文化对比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如学生的年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来。

(三)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文化体验活动是一种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文化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参加文化节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和特点。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展览、文化讲座、文化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了解和体验文化。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具体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理论框架中提出的文化认知和文化比较等概念,可以确定文化体验活动的目的和主题,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之处,增加他们的文化认知水平。2.根据所选择的主题,可以选择适当的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如果主题是英国文化,可以选择组织学生参观英国博物馆、参加英式下午茶活动、观看英国电影等。3.在组织文化体验活动之前,需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如果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需要提前了解博物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设计参观路线等。4.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评估活动的效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不同的文化体验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同时需要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和改进实践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体验活动真正地发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增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理解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交际的挑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跨文化对话、文化调查等,让学生在交流中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当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鼓励他们探索和体验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教师也需要教育学生避免出现文化歧视和偏见,培养他们的文化开放心态和跨文化敏感度;同时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和尊重的跨文化交际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教师也需要注重语言交际的技能培养,教授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谈判、沟通等技巧。

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才能有效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提高语言技能的文化意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是重中之重,同时也需要将文化意识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文化相关的话题和语言材料,如文化研究报告、文化解读文章、文化歌曲和电影等,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体验和理解文化。同时,教师也可以教授一些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节日习俗、文化礼仪、文化背景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文化的内涵和语言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口语表达方式。比如,学生可以学习不同国家的口语语音、语调、语速等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口语课堂上设置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练习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写作课堂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撰写关于文化背景、文化事件和文化差异的文章。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深入探讨文化话题,理解和表达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提高其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六)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

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是确保文化意识培养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口语演讲等方式,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评价和反馈。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文化项目作业,让学生在项目中深入了解和体验文化,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评价应该具有多元化。文化意识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评价。例如,可以通过考试来测试学生对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口语演讲来测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项目作业来测试学生的跨文化合作能力等。这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情况。其次,评价应该关注过程和结果。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最终掌握了多少文化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文化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评价文化意识培养时,需要既关注学生的成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最后,评价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文化意识培养方法和活动目标不同,评价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在设计评价方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化意识培养方法和活动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指标。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该注重针对性,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情况。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保证文化意识培养效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文化意识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实践中需要教师通过引入文化元素、使用文化对比法、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开展跨文化交际、提高语言技能的文化意识以及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等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化。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论与展望

文化意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的方面。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学习,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直接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和跨文化交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水平。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引入文化元素和使用文化对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语言技能的文化意识和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评价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在语言学习中融入文化元素,同时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语文化,增强对外语的兴趣,提高语言水平。本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跨文化交际、使用文化对比法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技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考虑到这一点,未来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探究方向应该如何开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首先,基于技术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的技术可以成为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有力工具。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不同国家的文化,并进一步提高文化意识。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以提供有关不同国家文化的信息。其次,基于交流的方法。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与外国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最后,基于课程设计的方法。英语教学课程应该结合文化内容,将文化知识纳入到英语学习中。例如,课程中可以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探讨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听力等课外活动,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未来的研究应该结合多种方法,创新性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林华,袁霁.外语教学与学习中的文化问题[J].外语界,1991(2).

[2] 张静.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因素[J].山东外语教学,2003(2).

[3] 臧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J].英语广场,2022(26).

[4] 许晓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10)

作者简介:其丽敏(1984),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讲师,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美国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