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戴羽纯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运用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既要依靠教师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又要通过改革课堂环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目前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过分依靠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引导,很难独立写作。许多教师在进行创造性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缺乏独立创作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特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才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良策。
一、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在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注重合作学习模式给课堂带来的益处。合作学习模式是开展阅读、写作的有效教学手段。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要想将小组合作教学优势发挥到最大,首先在课堂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一系列围绕学生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中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并为后续写作课程的开展做铺垫。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首先从分组这一环节进行探索,在语文阅读以及语文写作过程中,分组的主要目的是让同班的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中,有所成长。通过教师所设置的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提高探究效率。例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一部分小组利用多媒体查阅相关的视频资料,再根据视频资料探索圆明园毁灭的主要因素。最后教师为每个小组布置问题“如果圆明园没有毁灭,那么会对今天有什么影响”。各小组在充分讨论后,进行交流。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根据“如果圆明园没有毁灭”这一主题进行写作,以此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理解阅读,提升学生对文章整体的分析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其表达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随着交流与合作得到明顯提高。例如,在进行“写话”训练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小队进行合作写作。每个小队都有不同的写作任务,可以是写一段话、写一篇日记等。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技巧,还能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学习习作的兴趣会影响其习作的效果。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习作《秋天的雨》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各种精美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以供学生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写作资源与范文,供学生参考与借鉴。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秋天的特点与大自然的美。教师在播放视频后可以提问:“你们觉得秋天最美、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然后写一写你对秋天最深的感受。你从哪点感受到了秋天的神奇?”
三、创设平台,展示习作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展示习作内容与成果。例如,在《我的理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将自己的习作内容展示出来。同时,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成果与其他同学分享,通过他人的评价与指导提升习作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我是一个爱画画的女孩》这篇习作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平台,将学生在课堂上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将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借鉴与欣赏。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习作学习中,同时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直观的教学素材,让他们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的素材,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和创作灵感。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图片、视频等内容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景。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避免以往习作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习作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与表达情感,抒发内心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五、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习作学习。例如,在教学《一件不愉快的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素材。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登录“百度”等网站搜索相关素材;然后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素材进行整理与加工;最后进行编辑,整理成一篇作文。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丰富想象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习作教学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他们在情境中激发灵感、丰富想象力,进而提高习作质量。但是,教师必须结合习作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设备,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吉林.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作文,2023(6):29-30.
[2]蔡超颖.善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习作实践活动教学: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习作实践活动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2(11):61-63.
[3]胡虹. 信息工具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究[C]//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28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