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Leisure Education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故事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刘尧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变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其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进行成语教学的意义”为切入点,对小学语文成语故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刻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语故事;教学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精神,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是职责所在。而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汉字语言的精髓,成语故事在古代就已经广为流传。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身心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成语故事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加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利用网络媒介,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成语故事的教学,注重让学生体会成语故事背后的道理,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在上课时不易集中注意力听讲,如果教师只是进行语言陈述,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会降低教学效率。现如今,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所以,教育教学引进互联网相关技术,借助网络媒介提升教师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能力是十分科学的举措。例如,在学习“指鹿为马”时,教师可以采用看图猜成语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指鹿为马”四个字拆解,“指”可用手指的图画代替、“鹿”可用麋鹿的卡通形象代替、“为”可用嘴唇微张,旁边再加上一个电话图案,以此来模仿打电话时常说的“喂”字、“马”可用小马的卡通图案代替。之后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猜出各个图案分别代表哪个字,从而使学生猜出成语“指鹿为马”。此类课程导入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对相关的成语知识加深印象。

随后,教师先系统地讲解“指鹿为马”的字面含义为指着鹿,说是马。学生在教师讲解字面含义后,会对该成语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此举会引发学生的疑问:为什么要将鹿说成是马呢?学生只要产生疑问,教师就会更顺利地引出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即对该成语背后的故事进行讲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指鹿为马”背后的典故,可以选取较为幽默的动画片,或者较为通俗易懂的影片。即使“指鹿为马”背后故事并不是丰富多彩的,而是相对平淡的故事内容,但是,学生也已经被教师之前的教学步骤所吸引,会全神贯注地听讲,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最后,教师播放完相关视频,再次进行总结,引申出“指鹿为马”的深层含义为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随后,教师布置相关课后作业,使学生加深印象,从而完成“指鹿为马”的教学。教师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全方位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专业素养的提升,并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优化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要想推进成语故事的教学,应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切勿只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对成语故事进行演绎”的教学方式。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与成年人有所差异,其极富想象力,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成语故事演绎中,使成语不再只是毫无感情的汉字。在教师的带领下,成语在学生脑海中呈现的是引人入胜的画卷,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成语的记忆,提升其语文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分层教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分层教学制度。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各阶段学生的能力,而且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及运用已经学过的成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适当引导此类学生对于成语的探究思维,在课后布置作业时,要布置相对拔高的成语题,以便此类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第二层次是能力相对中等的学生,此类学生能够想起教师教授过的部分成语,但是相关基础知识记忆得并不牢固,在运用成语时,总会出现错误。由于处在中等水平的学生较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根据此类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式,在课后布置作业时,教师要给此类学生布置容易产生知识点混淆的练习题,以此来查漏补缺,提高中等学生的学习水平。第三层次是成语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此类学生加以关注,探究他们能力较差的原因,并因材施教,给予此部分学生解决办法。在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时,应当注重其基础能力的夯实,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使此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科学地运用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显著提高,进而促进各阶段水平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语故事多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实,成语故事教学的本质为成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小学语文的成语教学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与个体差异,制定适合学生成语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学生更加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田歌.批判性思维培育要求下小学语文成语故事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22(24):59-61.

[2]王亚亚.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积累运用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2(12):130-132.

[3]田歌.基于成语故事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究[J].求学,2021(4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