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引领下的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学策略
陈彦君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摘要:深度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指问题解决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批判思维等。开展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路径。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课程学习成果。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深度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以项目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主要学习样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为了指导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的制作,教师从演示实物、示范操作、视频呈现几个角度把项目制作的每个步骤进行分解,再逐一给学生讲解示范,教师几乎是手把手带着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制作。在这样的综合实践课堂中,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受到了束缚,导致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薄弱,更别说发展较高认知水平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升,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只有把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才能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并自主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素养。例如,在教授《纸编花篮》(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自己精心制作的纸编花篮,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去学习制作纸编花篮呢?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学习策略,教室里呈现出热烈的交流学习氛围。之后,学生陆陆续续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观察教材中的导学图学习制作,有的学生认为可以认真观看制作视频学习制作,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模仿教师的示范分解操作来学习制作。对此,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见解:“你们的策略都很好,下面请你们按照自己喜欢的策略来学习制作纸编花篮。”全班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通过自主制作和合作交流,探究制作纸编花篮的方法。在学生完成纸编花篮的制作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美观”和“是否牢固”两个标准来点评作品。最后,学生在评价标准的指引下,反思总结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得出了制作纸编花篮的窍门:花篮的底盘要扎实;用上盘的技法制作篮身,要一边盘一边捏紧。在自评和互评作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经过反复完善,最终学生呈现的作品基本达到本次制作的要求,并且作品形式丰富,不但有圆柱体的,也有上端开口大而下端开口小的,还有下松上紧的。在制作、反思、完善作品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二、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深度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提升。由于认知水平的发展差异,学生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学习的表现存在分层现象。有些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操作技能,表现为“学有余力”;有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和认知能力不足,难以熟练地掌握本课的操作技能,表现为“力不从心”。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学习要求,鼓励他们进行创意制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针对“力不从心”的学生,教师要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突破制作过程中的难点,体验实践操作成功的乐趣。
三、鼓励探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地设置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三年级综合实践《折纸帽》一课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会教材中折纸帽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你们可不可以把自己制作的纸帽稍微变一变,让它与众不同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了许多创新的折纸帽方法,在头脑风暴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教师又对制作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课件呈现了两种教材中没有的款式:海军帽和墨西哥帽。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导学单,尝试运用看折纸图的经验,选择其中的一种款式去完成。在完成这个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回顾了各种折纸符号,不仅勾连了新旧知识经验,而且进一步构建了折纸知识体系。
四、优化评价方式
除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之外,教师在综合实践教学中还要优化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才能让深度学习在综合实践课堂落地生根。教师如果还以“学生有没有完成制作”和“作品是不是很精美”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很容易打击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创意思维发展,无法促进其高阶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更多地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制作过程中的学习情绪,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独创性等高阶思维发展的表现,开展多元化、过程性的综合评价,这样才能助推综合实践课堂走向深度学习。
例如,在《手提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优化多元评价标准的:你是如何学习制作手提袋的?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手提袋最有创意,说说理由。假如你要为家人制作一个手提袋,会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和调整?借助这样的多元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也会尝试运用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迁移运用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提升综合实践综合素養。
总而言之,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研读教材,精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具体教学策略上,教师要聚焦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主题,以“项目制作”为载体,优化重组教学内容,设置有思维含量的制作任务,设计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情境,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综合实践作品以及深度学习表现要进行全面、多元的评价,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只有如此,深度学习才能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才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莉.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小学综合实践课思维的转型[J].小学教学研究,2020(33):64-66.
[2]徐健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适度融合[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