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教育中的渗透

作者

王中钦

大竹县第二中学 635199

摘  要: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支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高青少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教育中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初中生物教育,渗透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描述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丰富性的一个词汇。它不仅涵盖了亿万个不同的物种,也包括了这些物种之间无穷的遗传变异,以及他们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体现在生物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方面,如食用、药用、作为工业原料等。这些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然而,这只是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一小部分。生物多样性更大的价值在于它的间接价值。这包括了生物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和运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生成氧气、固定碳、涵养水源等。这些生态功能是维持地球生命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除了这些已知的价值,生物多样性还具有潜在价值。这意味着,还有许多新的物种、新的药物、新的基因资源,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和利用。这些未知的宝藏,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因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支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这些生命的宝藏能够继续为我们所用,也为子孙后代所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初中生物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知识普及: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是初中生物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各种树木、花草、昆虫、鸟类等;海洋生态系统中有各种鱼类、珊瑚、海藻等;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类、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这些生物种类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教师需要解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状态。在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之间存在相互关系。食草动物通过吃植物获取能量,而食肉动物则通过捕食食草动物获取能量。这种相互关系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生态失衡。此外,教师还应该讲述一些特殊物种的独特性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例如,大熊猫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以竹子为食。大熊猫的存在对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食用竹子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传播竹子的种子,促进森林植被的生长。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因此,是人类共同保护的对象。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计划、加强生态环境立法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二)情感激发:培养生物多样性的关爱与责任

培养学生生物多样性的关爱与责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教育的核心。在初中生物教育中,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爱与责任。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让他们亲身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美丽与脆弱。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各种不同的生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同时,他们也能看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如栖息地的破坏和污染等问题。这种亲身经历的体验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关爱与保护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同情与关爱。通过讲述一些动物保护工作者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学生将感受到生物的珍贵和保护生物的责任。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善良和同情心,使他们更加关注生物的福利,并愿意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生物的生存困境,培养责任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不同生物面临的威胁和困境,如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等。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脆弱性,并激发他们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去【2】。这种情感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三)行动引导: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实践

引导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实践是生物多样性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实际行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还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植物种植活动。例如,可以利用校园空地建立校园花园,让学生参与到植物的选择、种植和养护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植物生长的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绿化活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推广到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垃圾分类是环保的重要举措,通过分类投放垃圾,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引导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从而减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保护组织的宣传活动,向更多的人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野生动物监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等。通过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志民.环保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界, 2022(21):32-34.

[2]孔令亮.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好日子, 2022(6):010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