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育室内课跨学科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作者

姜春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克利镇四里五中心学校 邮编 162400

本成果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1608110041B-JXXWYJ19B0010)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1]”对体育与健康课时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时数占10-11%,一年大约10节课。加德纳认为,跨学科是“当遇到那些用单一学科知识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时,自觉地运用不同学科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加以解决”。相对于体育课而言,体育室内课跨学科教学对学校而言管理不到位;对教师而言思想不重视;对学生而言体育室内课魅力值不够,学生对体育室内课学习参与度不高。基于此,学校要做到从领导到教师深刻学习领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次体育教师要加深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得专研;最后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对体育室内课教学产生兴趣。

关键词:体育新课标;小学体育室内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2]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与多门课程进行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知识,重构知识图谱。健康教育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每个水平目标都有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养成健康、安全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小学为例调查研究体育室内课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影响因素,形成改革方案。

一、小学体育室内课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在学校、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思想不重视、学生参与不够好。

(一)学校管理不到位

在访谈中发现,学校管理不到位是因为89.8%学校领导没有深刻领会到《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对相关信息了解甚少。从而小学体育室内课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重视度不够,使得室内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展的充分性不足,没有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

(二)教师思想不重视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94.3%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室内课教学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与健康的一些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等。从中不难发现体育教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不透彻,对其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更是一知半解,因此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有“捉襟见肘”的现象。

(三)学生参与不够好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82.3%小学生对体育室内课教学不感兴趣,参与度低。在课上教学中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都是理论知识,一直以听为主,从而犯困很无趣。

二、小学体育室内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有效策略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室内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仅要深刻理解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主要意义、内涵、目的等相关内容,还要明确跨学科“三要素”(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从而感悟、体会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因此学校应自身重视跨学科主题学习,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教师从自我出发充实自我,跨学科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体育室内课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室内课的学习兴趣。

(一)学校提升管理

学校从校长到领导都要认真学习领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高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认识。首先要保证室内体育课能按照课时要求,开足开齐,保质保量的完成室内体育课教学,更不得无故被占用。其次要建立室内体育课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达成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学校要确定上课时间,平时以巡课和听课来进行检查,通过教学设计、说课等活动进行考核。通过以上来检查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否存在无效的跨、蜻蜓点水的跨、脱离学科本质、融合知识过难或过易等以上四点情况。

(二)教师提升能力

体育教师要加深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多阅读书籍如《跨学科课程如何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多听讲座如辽宁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教研员王英梅、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华小学教导主任兼体育教师刘敏、大连教育学院小学体育教研员周圣老师,他们的专题讲座《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与案例评析》、于素梅的专题讲座《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维特征、设计逻辑和实践指引》等。从中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跨”,更加不是与其他学科进行拼凑与嫁接,而是明确跨学科关键技术是“学科融合”,在研究本课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建立“跨”的桥梁。

例如在游戏的设计中可以跨语文和数学来增加游戏趣味性,如“数青蛙”游戏利用到了数学的乘法口诀,语文的量词只、张、条等。在本课总结上“跨”音乐学科,利用儿歌手势舞来完成总结部分,让学生在音乐中总结回顾本课教学内容 。在教师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个性化备课做手段,才能更好的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三)学生转变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作为主体,让学生在跨学科活动中有兴趣的学习。就需要教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完成跨学科“三要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例如笔者在水平一《阳光运动身体好》一课,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在未来空气需要买卖,一个买空气的大爷,在卖家中寻找健康的空气。提出问题“为什么买空气的大爷不买1号卖家的空气?”。组织学生上台表演小品“你买谁的?”,根据小品中的故事情节,一步步剖析本课教学内容,从而引出本课。小品中让学生明确“原来空气中有那么多的病菌!”“开窗通风后的空气中病菌会少很多!”“阳光下的空气中病菌会少很多!”等结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室内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学校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教师更要用心学习,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把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把小学体育室内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作为常态化教学,贯彻到小学的每个水平阶段。要在体育教师这个大团队里共同协作,不断寻找适合教师本身,并适合学生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寻找“答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立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重要变化与实施建议[J].福建教育,2022(27):8-10+32.

[2]尚力沛,俞鹏飞,王厚雷等.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11):9-18.DOI:10.16099/j.sus.2022.05.08.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