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消防救援信息模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优化

作者

陆军 陈颖 潘京金

1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 甘肃兰州 730000 2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

基金项目:国家消防救援局科技计划(2023XFZD0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火灾事故的日益复杂,消防救援工作面临着各类挑战,为提高消防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对消防救援信息模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消防救援信息模型关键技术展开详细研究,进而制定出消防救援信息模型优化方案,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消防救援;信息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与优化

前言: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将致力于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到关键数据,实时监测与预警技术将帮助消防部门实时掌握火灾现场的情况,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为救援行动提供及时的指导。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消防救援信息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可以为消防救援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消防救援信息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一)数据采集技术

在消防救援中,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感器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实时监测火灾现场的环境参数,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内、消防车辆上或消防员装备中,快速准确地获取火灾相关数据。

②无线通信技术:确保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或其他相关部门,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ZigBee 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和频段[1]。

(二)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消防救援的具体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具体包括:

①数据传输技术:如 Wi-Fi、4G/5G 等,用于在火灾现场和指挥中心之间传输实时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应具备高速、稳定和安全的特点,以确保数据的及时送达;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无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②数据存储技术: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具有弹性扩展、高可用性和成本效益等优势;通过多个节点共同存储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容错性;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关系型数据库或非关系型数据库,以满足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需求。

(三)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

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体包括:

①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前,需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集成、转换和规约等预处理操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②数据挖掘方法:发现数据中的关联关系,如火灾事故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关联;根据历史数据对火灾进行分类,并预测今后的火灾趋势;将相似的数据对象分组,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2]。

(四)实时监测与预警技术

实时监测与预警技术主要包括:

①传感器监测:使用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对火灾现场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内、消防车辆上或消防员的装备中,实时获取数据并传输到指挥中心。

②预警系统: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如火灾报警、人员疏散指示等,帮助消防人员做出快速响应。

二、消防救援信息模型优化方案

(一)数据质量优化

在数据收集阶段,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用标准化的数据收集表格或工具,明确数据的必填项和格式要求,对数据收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数据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收集方法,建立数据审核机制,由专人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错误。为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需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包括对数据字段的定义、数据编码的规范、数据格式的要求等。通过建立数据标准,可以确保不同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够有效地交互和共享。利用数据验证工具或程序,可以对数据进行逻辑检查和合法性验证,检查数据的范围、必填项的完整性、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数据验证可以在数据录入时进行实时检查,也可以定期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批量验证和清理[3]。

(二)数据处理性能优化

在数据进入模型之前,可以采用数据清洗技术,去除噪声数据和异常值,通过数据筛选和转换,将数据规范化为统一的格式,以便更好地适应模型的输入要求,对于消防救援信息模型中的传感器数据,可以进行数据过滤,去除可能干扰分析的错误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模型,对于大规模数据,可以考虑使用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将数据分布到多个计算节点上进行并行处理,对算法的参数进行调优,例如调整学习率、迭代次数等,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利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如 Hadoop 或 Spark,将大规模数据分布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处理,通过并行计算,可以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处理效率,在消防救援信息模型中,可以将不同地区的监测数据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处理,实现快速的数据汇总和分析[4]。

(三)模型准确性优化

仔细分析和选择与消防救援相关的特征,例如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灾类型、建筑物结构等,可以构建新的特征,如计算火灾发生地点与消防站的距离,或者将时间特征进行离散化处理,特征工程的目的是使模型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中的关键信息。根据消防救援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模型架构,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选择循环神经网络(RNN)或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对于分类问题可以选择逻辑回归、决策树或深度学习模型,通过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如学习率、隐藏层大小等,优化模型的性能。集成学习方法可以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提高准确性,在消防救援信息模型中,可以使用随机森林或 Adaboost 等技术,将多个基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集成,可以减少单个模型的偏差,并提高整体的准确性。

(四)系统稳定性优化

选择高性能的服务器,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内存和存储空间,配置可靠的冗余电源和散热系统,以保证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对于网络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高速传输,可以采用冗余网络链路和网络设备。根据业务需求,合理设计数据库架构,包括表结构和索引,对频繁查询的字段进行索引优化,避免全表扫描,定期进行数据库性能监控和分析,找出性能瓶颈并进行优化,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备份数据库,以便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恢复。使用专业的监控工具对服务器的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如 CPU 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 I/O 等,设置预警阈值,当系统指标超过阈值时及时发出警报,通过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5]。

结束语:总而言之,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的提升,能够更准确地获取和处理消防救援相关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模型构建与验证的优化使得模型的预测和模拟能力更加精准,为救援行动提供科学指导,系统集成与优化的努力确保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此外,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消防救援工作的发展,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一飞,吴海洋,赵利宏,卫文彬,孟天畅.基于BIM的消防设计自动审查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2,14(3):131-142.

[2]江春,范勤勤,韩新,王维莉,丛北华.基于多核极限学习机的火灾代理模型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22,44(12):39-44.

[3]郭轶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2(4):0217-0220.

[4]王正奎.智慧消防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研究[J].内江科技,2022,43(8):28-29.

[5]李继宝,董婷婷,关斯琪,万子敬.基于BERT的火灾信息摘要分析研究与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3,42(4):58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