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h125井区兴隆台油层储层预测研究

作者

朱贺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摘要:h125井区块兴隆台油层空白区面积大,井控程度低,储层厚度薄,储层预测难度大。因此对h125井区应用地震振幅匹配法、地震属性提取法与储层反演几种方式进行对研究区兴隆台油层小层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及预测。

关键词:薄层稠油;储层预测;地震振幅匹配法;地震属性提取法

h125井区主要开发目的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的兴隆台油层及沙三段莲花油层。沙一二段兴隆台油层全区发育。兴隆台油层油品性质为普通稠油。h125井区兴隆台油层块内空白区面积大,井控程度低,储层追踪难度大。兴隆台油层储层厚度薄,在分流河道发育区砂体厚度一般为10-15米,薄层砂发育区砂体厚度一般5-10米,储层预测难度大。对此开展储层预测研究,应用地震振幅匹配法、地震属性提取法与储层反演几种方式进行储层预测。

2.1地震振幅匹配法

当大套泥岩中所夹砂岩的总厚度小于地震波主波长的1/4时,即砂岩厚度<1/4λ,地震反射振幅将随砂岩总厚度的增大而增强。根据振幅与砂岩厚度的这一关系,以及波长计算公式:λ=v/f[1]。h125井区内地震资料主频为20Hz,按照油层中深880m,层速度2150m/s,则地震波长为107.5m,1/4λ为26.8m,即当砂岩厚度小于26.8米时,地震反射振幅将随着砂岩总厚度增大而增强。由h125井区已知井钻遇砂岩厚度看,块内兴隆台油层砂体厚度在0-15米之间,小于26.8米,符合这一规律。将块内完钻井砂体厚度与地震振幅进行匹配,也获得相似结论,在h125井区范围内,地震振幅强度大,对应砂体厚度大;地震振幅强度弱,对应砂体厚度薄。因此,利用该对应关系预测块内空白区砂体厚度,落实区内砂体展布情况。

2.2地震属性提取法

在构造解释基础上,在块内提取目的层段的均方根振幅属性进行初步砂体分布预测:

①工区东北部发育规模砂体,对应于该地区的北东向物源沉积,该沉积体在h601井区至h14、h13井一带分布较厚,沿工区东侧边缘能延伸至h46井区。

②沿着工区西侧地层尖灭线的h623—h619—h169一带发育北东向沉积砂体,该砂体的物源方向及准确边界需进一步落实。

③在工区南侧,h66—h47—h67一带发育另一沉积体,初步可判断该沉积体隶属于来自西南侧西八千物源。目前的属性平面显示该沉积体北侧的边界并不清晰。

从地震分辨能力的角度而言,利用地震横向(空间)分辨率来进行地质体刻画显然要优于利用地震垂向分辨率,因为地质体的横向展布范围往往比垂向厚度要大得多[2]。而利用地震空间分辨率进行砂体刻画的关键在于顶底解释的等时性以及切片时窗的选取。为了提高对于薄层砂体的精细刻画,展示砂体演变规律,对兴隆台地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切片,地层切片严格保持该层段的地层产状,每个切片时间厚度4ms。

兴Ⅱ小层的地层切片均方根振幅属性,切片上h616井区砂体与h623井区砂体边界清晰,另外,h1井上倾方向小规模砂体分布轮廓清楚,并且清楚的显示了其和南侧的西八千沉积体之间的沉积边界。

2.3储层反演

属性分析可以在平面上较清晰的展示目标层砂体展布规律,为进一步落实砂体分布,并做到定量评价砂体发育厚度,则需要开展地震储层反演研究[3]。

结合h125井区地质特征,该块采用叠后波阻抗反演。经岩性解释,兴隆台油层主要包括砂岩和泥岩两种岩相,经井数据统计,兴Ⅰ油层组泥岩占比70%,砂岩占比30%,兴Ⅱ油层组则明显不同,泥岩占比35%,砂岩占比65%,在此基础上,分层段分岩性进行纵波阻抗概率分布函数统计,两种岩相的波阻抗pdf分异性明显,故可以通过阻抗对其进行区分。

在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层位断层精细解释、井震层位标定、综合子波提取和地质模型建立等各项反演关键环节精细处理后,通过对反演参数进行反复实验,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波阻抗反演。

波阻抗反演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各油层组砂体分布的变化;从反演波阻抗剖面来看,反演波阻抗剖面整体上与井对应较好,横向上富于变化,纵向上韵律性明显,但储层段明显分辨能力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反演结果的准确率,依据储层段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研究。

应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既得到高分辨率的波阻抗体外,也得到高精度的砂泥岩岩性体。从反演剖面情况看,地质统计学反演剖面垂向分辨率得到很大程度提高,且与井曲线吻合程度更好,既保留了低频地震上的横向变化信息,也揭示了小层内幕信息,利用岩性反演体可以对小层进行精细解释,进而完成储层的精细预测,实现该区块定量化储层预测。

经预测兴Ⅱ油层组储层发育厚度集中在5~30m之间,工区中东部的储层普遍发育,尤其工区东北侧的q91—q80井区,储层最为发育。在工区构造高部位的西侧条带上,储层厚度明显减薄,在南起h623,h619,北至h169、h123的条带上发育短轴扇体,该扇体兴Ⅱ油层储层发育厚度集中在5~15m之间,该区域多口井钻遇油层,属于有利部署区带。

通过多种方式储层预测,最终落实h125井区兴隆台油层属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前缘薄层砂微相为主。兴Ⅱ油层组物源来自井区东北部及东部,井区内发育三条水下分流河道。

兴Ⅱ油层组砂体平面上迭加连片,井区东北部及东部为分流主河道发育区,砂体厚度较大,一般为10~15m,薄层砂发育区砂体厚度一般5~10m。

3应用效果

在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前提下,结合h125圈闭内油井生产情况及四性关系分析,确定该块油水界面为-980m。在该块内部署1口滚动控制井: 62-48井。该井于6月15日开钻,6月25日完钻,完钻井深1014.0m。在沙二段兴隆台油层钻遇良好的油气显示,电测解释稠油层5.3m/3层,差油层10.4m/3层,钻井取心油浸以上级别5.22米。

62-48井目的层兴隆台油层预测顶面深度880m,实钻顶深874m(垂深),较设计高6m,预测砂体厚度12m,实际钻遇砂体厚度17.4m(垂厚13.9m),较设计厚1.9m,与储层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4结论及建议

(1)储层预测是薄层稠油油藏滚动勘探技术的核心;

(2)地震振幅强度法、地震属性提取以及储层反演等多种方式都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h125井区兴隆台油层砂体厚度;

(3)薄层稠油油藏也可采用相似方式进行储层预测,提高钻井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姚姚.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2]俞寿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3]樊长江,王贤,邓宏文,等.地震反演中储层表征的对策和思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54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