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作者

吴海燕

镇江市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江苏 镇江 212028

摘要:保护土壤环境尤为重要,可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国家生态安全,必须坚持多措并举而守住土壤环境安全。对于存在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在明确土壤环境污染原因的基础上落实防治措施,可着重从风险评估、日常生活、农业生产这些方面入手,对破坏土壤环境的现象或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关键词:土壤环境;污染;防治

一、引言

于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而言,土壤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正是因为如此,必须重视土壤环境的保护,当前有较为严重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且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较为多样与复杂,增加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的难度。目前来看,各地在防治土壤环境污染中进行了较多尝试,强调通过多方面措施守住土壤环境安全,积累了较多成熟经验做法。结合当前已有文献资料,笔者进一步分析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现作如下论述。

二、土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高度依赖于土壤环境,保护土壤环境安全是现阶段的社会共识,持续凸显土壤环境安全的重要地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保护土壤环境安全是重要内容,并且保护土壤环境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与民生的大计。早在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便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做好土壤环境安全的保护工作,重点强化土壤污染的管控与修复,有效防范土壤环境污染。在保护土壤环境安全、防治土壤环境污染中,当前主要是《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指导,要求做好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控,全面制定与实施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应该说,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与住得安心,保障土壤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不可轻视或忽视土壤环境安全。

三、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原因

土壤环境污染是指因为人为原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到陆地表层士壤,从而引起土壤的化学、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特性发生改变,导致土壤的功能与利用受到影响,继而破坏生态环境与危害公众健康的现象。土壤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危害性,最主要危害是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吃得放心与住得安心,对整个社会发展尤为不利。

土壤环境污染是有多种原因所导致,主要是三方面原因。第一,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而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均会危害土壤环境安全,诱发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以固体废弃物为例,其在经过地表径流、雨淋、风化等作用下,土壤中会渗入有毒液体,此时土壤中的微生物会被杀死,土壤中的生态平衡也因此被破坏。第二,从农业生产活动的角度而言,诱发土壤环境污染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污水灌溉、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以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为例,会导致土壤性状恶化,比如土壤环境中的化学盐分含量过高时,土壤会出现物理性状变差、养分结构失调的问题,有害金属、有害病菌的含量超标时,对土壤环境有严重危害。第三,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而言,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废旧灯管、废旧家用电器、生活垃圾都可以导致土壤环境污染。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的污染随意排放也可以导致土壤环境污染,水污染与土壤环境污染均会危害到人体健康。

四、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土壤环境污染具有滞后性、隐蔽性,从污染产生到发现污染的时间可较长,使土壤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的显著特点。针对于此,在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风险管控原则,必须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同时做好土壤环境污染的防范,有效守住土壤环境安全。

(一)土壤环境污染的防范

在进行土壤环境污染的防范时,应着重落实好以下措施。第一,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开展垃圾分类,要求在土壤中不乱抛弃废旧电器与不乱丢垃圾。第二,在材料包装方面,应优先使用可循环或可降解的材料。第三,减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避免生活污水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第四,注重农业耕作措施的调整与优化,要求所采用的农业耕作措施可避免土壤污染,应该强调轮作休耕与种养结合[1]。第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土壤养护和培育,主要是土壤肥力提升措施与土壤改良措施。第六,在化肥的施用中,应强调施用符合标准的高效肥与有机肥,并强调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第七,农业生产中应注重生物可降解农用薄膜的使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酸性土壤的改良。第八,施用农药时,应优先施用低残留农药、低毒农药,同时注重先进喷施技术的使用。第九,对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薄膜、产品包装,必须及时回收处理,避免残留于土壤之中。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于所出现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详细言之,在进行土壤环境污染的治理时,可重点落实以下措施。第一,按照要求进行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数据比对和汇总、专家评审,确定土壤环境污染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在土壤污染出现之后,第一时间要切断污染源,避免污染源对土壤继续造成危害。第二,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关键做法是通过生物转化或降解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有效去除。以红酵母为例,可分解土壤中的聚氯联苯,再以栽种的羊齿类植物铁角蕨属为例,可一定程度上吸收土壤中的铬。第三,可在土壤中应用抑制剂,若是土壤存在轻度污染问题,则为了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可应用石灰性物质、石灰、碱性物质,以碱性物质为例,主要是磷酸盐。第四,可在土壤中应用有机肥,有机肥的作用之一是增强土壤对重金属与农药的吸附能力,可起到净化土壤的效果,使土壤肥力有所增强。第五,若土壤环境出现严重的污染,则可以考虑彻底换土,在降低土壤污染程度时可以进行土壤的深翻处理。

五、结束语

清楚意识到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强调全过程保护土壤环境安全,不可轻视或忽视土壤环境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当前在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中积累的成熟经验做法要注重推广应用,并且后续要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坚持多措并举,从制度、技术、人力、管理这些层面做好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以确保和提高土壤环境安全水平,使土壤环境发挥出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敬明,高林顺.土壤污染防治及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0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