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英语师范生口语素养全程提升模式构建与实践

作者

刘琳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50022)

摘要: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面向英语师范生的全程口语素养提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文章首先分析当前英语师范生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全程提升模式的构建原则与实施策略,最后提出了评估口语素养提升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口语素养,提升模式

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而师范生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提高英语师范生的口语素养不仅是教育培养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部分英语师范生在口语表达上存在语音不准、语调生硬、词汇贫乏、文化意识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系统化和全程化的培养模式。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英语师范生口语素养提升模式。

一、英语师范生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英语师范生口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实际语言应用环境、教学方法传统单一、评价方式不科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为后续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改进方向和建议。

1. 课程设置不完善:英语师范专业虽然针对教师口语素养开设了语音、口语等课程,但语音课只开设两个学期,每周2课时,口语课也只开设四个学期,每周2课时。学生的课堂口语训练时间极其有限,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与运用能力,难以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2. 缺乏真实的语境:尽管英语师范生在课堂上接受大量的口语训练,但由于缺乏真实的语境,许多学生无法真正地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表达在实际交流中显得生硬或不自然。

3.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许多学校的英语师范生口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练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能阻碍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4. 评价方式不科学:目前,许多学校对英语师范生口语能力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而非实际交流能力。这可能导致一些口语实际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5.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英语师范生的口语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然而,一些学校的英语教师自身口语水平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口语指导和示范。

二、全程口语素养提升模式的构建原则

基于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研究提出了构建全程口语素养提升模式的原则与基本框架。这些原则包括学生中心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口语学习的需求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动性原则(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促进口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实践性原则(强调口语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多样性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及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和提高口语能力)。

三、模式实施策略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英语师范生口语素养提升模式:

1.课程设置:对英语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口语课程的比重,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和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类型的口语课程,包括基础口语、交际口语、教学口语等。同时,可以开设与口语相关的选修课程,如语音训练、口语表达技巧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跨学科的口语课程,如英语戏剧、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以丰富学生的口语学习体验。

2.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其口语实践的参与度和口语实际操练能力。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语音识别软件、在线口语练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口语学习资源和机会。

3.教师指导:教师应加强对英语师范生口语学习的指导,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口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学生口语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口语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教学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储备,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4. 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口语评估体系,注重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而非单纯的语言表达形式。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自我评估、同伴评估、教师评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进步情况。定期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和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拓展活动:组织各种与口语相关的实践活动和拓展活动,如英语角、模拟课堂、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机会,提高其口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口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真实的语境: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境,如组织英语角、模拟课堂、实地考察等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 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口语学习资源和机会,如英语影视作品、英语歌曲、英语新闻等,扩大学生的口语学习渠道和视野。

四、实践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英语师范生口语素养提升的实践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口语水平测试:通过定期进行口语水平测试,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口语能力变化。测试可以采用面试、录音或视频录制等形式进行。

2. 课堂表现观察: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在口语实践中的参与度、自信心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3.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口语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4. 教学评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教师在提升学生口语素养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5. 毕业生反馈:对已经毕业的英语师范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口语能力的应用情况和满意度。

通过实践探索和效果评估的结合,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英语师范生口语素养提升的实践效果。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措施,提高英语师范生的口语素养,为其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为英语师范生的口语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结语:

本文提出的英语师范生口语素养全程提升模式,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指导、评估体系、拓展活动、资源共享等关键环节,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培养途径。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模式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能力和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当然,这一模式的实施也需要教师队伍的持续培训和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以保证其长效性和可持续性。未来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他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以推动英语师范生口语教学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莉,刘斌.基于人机交互的英语口语训练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14).

[2]马冬梅,汪慧莹.关于我国大学生对诊断性英语口语能力评价的需求分析[J].中国外语,2021,18(3).

[3]马俊波,欧阳护华.微信促进英语口语词汇准确性发展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