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左军
河北省美术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课题项目:2023年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河北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研究——西柏坡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HB23-YB090)
摘要:西柏坡旅游对于继承发扬中国革命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游客通过参观红色景区,能够怀念历史、回顾历史、感知历史、警示自已,不仅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还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红色旅游发展有利于拉动老区经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助于西柏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针对当前西柏坡旅游发展现状,本文主要对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擦亮西柏坡旅游的红色文化“名片”;提升西柏坡红色旅游品质;增强西柏坡红色文旅宣传四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西柏坡旅游;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一、西柏坡旅游现状
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机制将更加健全,教育功能更加凸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聚集地区强村富民效果更加突出,群众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高,积极打造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被誉为“新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的西柏坡村,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具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近年来,平山县西柏坡镇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积极引进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业发展。昔日贫瘠的小山村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特色小镇。2022年约有500万游客来这里重温红色革命历史,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同时红色旅游发展有利于拉动老区经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目前,西柏坡旅游市场主体200余个,800多户2700人主要收入来源于旅游服务业。西柏坡红色旅游在产品、业态等方面正在不断创新,客源市场逐步增长,客群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更高,促使西柏坡红色旅游的消费链条不断拓宽。
同时经过调查发现,西柏坡红色旅游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发展制约因素:
1.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仍需加强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西柏坡红色景区大多是历史的印记,在经历了土地开发和时间的冲刷、人为和自然的磨损,西柏坡历史革命文物资源变得脆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红色旅游发展。西柏坡周边植被稀少,大多被黄土所包围,环境比较恶劣。绿色资源的缺乏,环境的恶化会使游客的数量减少,降低西柏坡红色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景区生态资源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面临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文化输出缺乏新意。西柏坡红色旅游与国内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的相似度较高,文化呈现方式单一,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所以如何讲好西柏坡红色故事、增强文化内涵,创新发展形式、促进业态融合,成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3.西柏坡红色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多样化旅游体验项目。当前,西柏坡红色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多为静态的文物陈列与展示。这种“一所房子、一尊雕像、一堵墙、一段讲解”的模式比较普通,而追求新鲜感的年轻游客面对各地的红色旅游时难以寻找它们之间的不同与差异。因此,西柏坡红色旅游竞争力相对薄弱。
4.西柏坡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从整体情况来看,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在河北省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仍需提升。其次,只在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才会加强对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部分革命纪念地存在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教育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最后,网络平台利用不足,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地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提高旅游者关注度,扩大影响力。
二、西柏坡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1.加强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全社会文物环境保护意识,从环境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上进一步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依法做好文物环境保护。西柏坡旅游景点,不仅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生态资源也十分丰富,注重对这些红色旅游资源进行针对性、专题性的挖掘和研究,形成切实可行又兼顾长远发展的保护与开发规划,尤其对有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的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应保尽保,实现保护与开发共同推进。做好红色旅游景区的修缮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开展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与西柏坡战斗遗址遗迹等考古调查。例如加强对会议旧址、战斗遗址、文献资料、红色标语、红色路桥、重要人物旧居、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实施抢险加固、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对濒危损毁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对重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推进革命文物周边环境治理。实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打造一批精品展陈,依托革命旧址举办主题陈列展览,推动更多革命旧址向公众开放。
西柏坡作为国家5A级景区,是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水源保护地,急需开展生态修复、珍稀动植物保护和绿色生态保护。在景区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开发原则,实施科学性的开发,确保对红色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并且要协调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协调局部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强调环境、社会、经济三大利益的有机融合。推进红色革命老区“红+绿”环境配套治理,坚守革命圣地的绿水青山,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红色草原”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历史风貌与历史景观。开展红色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提升生态景观。加快山区沙化土地治理,推进退耕还林综合治理,实施冶河生态治理,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与预警。将西柏坡山区自然风光与革命遗迹有机结合,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资源贯穿至旅游开发战略发展的始终。
2.擦亮西柏坡旅游红色文化“名片”
西柏坡是革命圣地;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是“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在这里孕育形成了历久弥新的西柏坡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终激励大家奋勇前行,因此西柏坡红色旅游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以突出西柏坡特色为主,进一步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和开创新的发展模式,以提高红色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作为革命老区,西柏坡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四面八方的游客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已成为西柏坡的亮丽名片。如今西柏坡红色旅游已经采用雕塑、实景、解说、绘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出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革命事件,再现了革命领袖在艰苦的环境下和敌人顽强斗争的革命场景,对历史革命事件进行了深入刻画,进一步体现出革命价值、革命精神。
今后需要进一步挖掘西柏坡红色文化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核,打造西柏坡旅游红色文化品牌。首先,积极开展西柏坡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加大对红色文化建设的投资,开展红色旅游、红色文艺晚会、红色文化比赛等传播红色文化的活动,使大量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优秀红色文化作品进入大众的眼帘,进而引发大众对革命时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认同。其次,对红色景区进一步完善规划,例如对文档文献的归类,对革命遗址、旅游景区的规划。修缮旅游景点,尽量做到对革命历史的还原,让红色资源的历史风貌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参观者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感觉,加深参观者对红色资源的印象,深刻体会到西柏坡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内涵。利用“氛围+故事+互动+业态整合+文化输出品”五大要素,用创新手段打破红色旅游固有思维,深入挖掘红色精神财富,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在旅游中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再次,开发具有西柏坡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将西柏坡精神与红色文化历史教育同文创产品有机融合在一起,作为旅游商品出售的同时,更具有文化内涵性和创意性,使西柏坡精神以物质和精神形式不断传承。促使旅游者学习西柏坡革命历史,培育新时代精神。
3.提升西柏坡红色旅游品质
目前,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客群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00后”、“90后”成为红色旅游的新生力量,读革命书籍、重走红色路线、看红色演艺、买红色文创、分享红色之旅等活动日渐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随着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红色旅游+”产品将释放出新活力。西柏坡红色旅游需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将红色旅游与年轻人感兴趣的科技、游戏、动漫、影视作品、文创等元素巧妙结合,大力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使红色文化更加鲜活生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红色之旅。未来,“红色旅游+”仍然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主旋律。鼓励各地大力发展“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红色+科技”等旅游新业态,推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且相得益彰的高质量产品和线路。游客旅游重在体验,游客们可以以多变的形式参与到红色旅游过程中,例如换装粗布军装、重温革命历史、吃革命餐等。这些体验不但使人感觉有趣,更容易吸引年轻人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感受当地的特色文化气息,而且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革命精神“活起来”。
今后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品质升级,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首先可以把“遗址、遗迹、博物馆灌输式教育旅游”转为“红色故事沉浸式共鸣体验”。通过打造“红色记忆”景观带,实现景区景点内外一体化,游客进入旅游区域即可感受红色旅游文化氛围,让游客了解人物生平、发生事件,并从心底油然升起肃敬之情。此外,在吸引年轻客群的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与红色旅游的结合。红色旅游景区利用科技手段丰富和增强旅游中的互动性、体验性,在现实中营造虚拟场景,通过VR互动设备实现沉浸化体验,还原七届二中全会、土地改革、三大战役的经典场景,让游客在“重回”革命历史的震撼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赓续红色血脉;利用声光电的有效结合创新传统的静态展览,加深游客对图片、展品等的记忆。
4.增强西柏坡红色文旅宣传
尽管近年来西柏坡红色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相对于其他受年轻人追捧的新潮旅游,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红色旅游宣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政府和旅游企业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组织好相关宣传工作,既发挥各自优势,又注重密切配合,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整体全力,共同把西柏坡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工作情况推介好、宣传好。积极开展对外公关和公益性广告的西柏坡红色文旅宣传。在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地铁等路段设立大型广告宣传标牌。组织制作广告宣传片,积极向各级新闻媒体推介播出,提升西柏坡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文化部门组织作家、画家、歌唱家、舞蹈家等艺术家到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采风取景,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正确理解党的优良传统,加大与提高红色旅游题材文艺作品生产力度与质量,广泛开展相关主题表演与展览,弘扬革命文化,推介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和旅游精品线路。
在立足于西柏坡主阵地,服务好游客的基础上,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拓展旅游人群以及社会影响力。建立红色基因库,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推出“云党课”、微视频、微纪录片等。同时结合多种载体创新西柏坡红色旅游宣传营销,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发展氛围。除了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做宣传,还要重视利用网络新媒体路径。随着游客群体逐渐年轻化的年龄结构,西柏坡红色旅游营销宣传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提 高旅游者关注度,扩大影响力。此外以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宣传营销,举办红色旅游音乐节、河北红色旅游博览会、红色旅游高峰论坛等系列宣传活动,提高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
三、结语
西柏坡红色旅游是以弘扬中国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国民的思想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景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存在重要意义。今后,我们要努力推动西柏坡红色旅游产业向全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红色旅游打造绿色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夯实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基础;注重红色文旅宣传推广,提升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正芳.试析政府促导红色旅游的着力点[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5(03):81-85.
[2]韩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实现途径[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
[3]李响.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文旅融合的困境与路径[J].学术交流,2021(07):119-129.
[4]熊云明.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 2) :81-82.
[5]刘竞涛.西柏坡精神视野下民生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 ( 32 ).
作者简介:
左军(1985-),女(汉族),河北省邢台,硕士,任职于河北美术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中外传统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