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张宏杰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408000
摘要:创新能力作为一种驱动力,能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问题思考与验证,在自我探究中提升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然后综合探究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等数学;教学措施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发展能够为国家进步与经济发展创造一定优势,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等数学教师就应当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能帮助个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站稳脚步。对于高等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必要。首先,数学知识相对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在知识深化中应用数学知识,进而保障其数学学习效果与质量。其次,数学学习离不开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意识与能力才能在数学领域中做出更大突破与成就。与此同时,数学知识能够被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对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能力有要求,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是学生轻松应对多个领域的不同挑战,拓宽其学科视野,进而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优化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高等数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与课时分布进行知识点的整合优化,仅为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首先,在传授相关数学知识时,可以具体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剔除部分与专业关联性差的内容,然后增加一些应用性强、具有实用性与创新性的内容。如在讲解应用题与计算题解题思路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分析,从而能够从多角度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其创新能力。其次,可以增设一些数学建模课程与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数学软件学习的平台,从而掌握软件应用技术并能够利用软件解决数学中的计算问题。在建模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与发现,从而有效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能够在学生讨论中逐渐引导其思考与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能通过挑战性与实践性的课堂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进而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与专业领域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
为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而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进行概念性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发现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微积分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问题的本质,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关联与规律。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将学习过程转换为主动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激发其创新思维。具体在分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整体学期情况及个性化差异,不同成员会提出各种问题,引发其他成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实际讨论中,学生不仅可以将自身观点进行分享,同时还能通过倾听别的学生的见解想法来不断拓宽自身思维。与此同时,激烈的讨论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能立。通过讨论是课堂的建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主动接受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思想碰撞还能刺激学生思维的拓展,进而增加其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考核形式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此种方式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因此教师应当进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完善,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在制定考核评价方式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入其中,除了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及创新思维进行综合评定,以此对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可以利用开卷考试、小论文或者课程反思的途径丰富考核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此外,可以结合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进行检验与评价,将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书写笔记及学习心得等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通过及时的反馈与指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保障学习效果与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学生后续的生活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及完善教学评价等措施,将创新意识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建萍.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7):179.
[2]项慧慧. 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