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作者

张海菊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国营建平八家农场九年一贯制学校 122408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因此,从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模块教学组织情况来看,存在备课工作不细致、课堂教学灌输化、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按部就班、课堂评价模式固化等突出问题,使得实验模块教学总体效能和水平的持续提升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每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都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全面地针对实验模块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联合优秀的同行,从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从而逐步提升实验模块教学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为更好地发展学生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铺路架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措施

引言

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及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基于新课标,综合分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为学生提供科学且全面的指导,实现高质量的化学实验学习。分析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要求与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现状,并立足新课标,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路径,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实现高质量学习及发展的目的。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过分关注理论知识教学

一是实验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实验实践操作的训练。一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实验的本质和意义。二是学生缺乏实验观察和思考的机会。由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他们无法真正领会化学实验的原理和规律,在实验中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三是实验教学重视实验报告,而缺乏必要的师生沟通。在一些教师看来,学生的实验报告是评价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然而,实验报告往往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无法据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验思路和方法。

1.2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

受制于资金、场地等外部因素,部分初中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的需求,未来的基础设施规划中也鲜少涉及化学实验教学相关的内容,而这也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实验教学,大部分教师只能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观察实验过程,学生几乎没有亲自参与到实验当中,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1.3实验改进目的不明确,创新角度单一化

在新课标背景下,大部分初中化学教师都认知到创新与改进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也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设计。但是,他们将重点都放置在实验装置的堆叠、改造与替换上,或者增加一些较为细致的实验步骤,添加的实验器材并不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要求。这样不仅没有契合新课标理念,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而会让某些实验课程失去直观、清晰、简单的美感,无法实现经典实验教学活动中蕴藏的对于科学方法、操作手法等隐性知识的传授,阻碍了学生实验思维的拓展及延伸,难以让学生在高质量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科核心思维,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

2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对策

2.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更新实验教学观念,以适应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理论重于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师应将实验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发现化学知识。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验环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活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包括实验演示、小组探究、科学实践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实验环境中体验和发现化学知识。

2.2强化合作学习,激发实验学习思维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在实验教学中转变师生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被动灌输、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使得实验教学较为封闭化,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充分立足实验模块教学组织的基本现状,恰当地引入合作与讨论学习法,有效地转变实验模块的教学形态和组织方式,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实验思维,将学生在实验模块内容的学习引向纵深,促进实验模块教学总体质量和效能的持续提升。

2.3实验装置创新

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升实验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教师可以一体化、微型化实验的设计为目标,尽可能更新实验装置,调整实验环节,改进实验用品,增强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思维强度。

2.4运用技术优势,改进实验教学

新课标提到要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深度融合,合理运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提到要关注以移动智能网络终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个性化学习与评价系统的发展,并适时引入到化学教学实践之中。基于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指导中,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利用技术优势改进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等教学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和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应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性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学科素养。同时,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实验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利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22):108-111.

[2]程园园.新课标背景下多元化评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3.

[3]袁旭情.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3.

[4]张铭东,王兴元,王霞.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8):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