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文化自信培育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李敬峰 黄小娟 董静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小学 湖北省咸宁市第十小学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小学
一、引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众多经典古诗文,这些作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文教学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能让学生从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当下,如何充分挖掘古诗文的文化价值,创新教学策略以有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二、指向文化自信培育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挖掘古诗文文化内涵,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古诗文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如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在教学中,教师深入挖掘古诗文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培育筑牢根基。教师可从字词、意象、主题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探寻古诗文背后的文化密码。
以《题西林壁》为例,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字面意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呈现出的不同姿态。接着,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哲理文化内涵,诗人苏轼通过对庐山面貌的描绘,传达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认知规律的思考。教师进一步拓展,讲解中国古代哲学中类似的辩证思维,如《老子》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观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理解古诗内容,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魅力,从而在心中埋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二)开展多样化诵读活动,激发文化情感共鸣
诵读是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富有感染力的诵读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古诗文的韵律美、情感美,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助力文化自信培育。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如个人诵读、小组诵读、全班诵读、配乐诵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诵读体验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以《望洞庭》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先播放一段舒缓的古典音乐,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然后示范诵读古诗,注意把握诗句的节奏和韵律,如“湖光 / 秋月 / 两相和,潭面 / 无风 / 镜未磨”,让学生感受诗句的平仄之美。之后,让学生自由练习诵读,再进行小组内的诵读展示,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诵读。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传达出古诗中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这样多样化的诵读活动,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古诗的意境,被诗中描绘的美景所打动,进而对传统文化中这种优美的写景艺术产生喜爱之情,激发起文化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自信。
(三)结合传统文化节日,拓展文化自信维度
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将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文化情境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拓展文化自信的维度。教师可根据古诗文内容,关联相应的传统文化节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以《元日》为例,这首诗描绘了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在教学时,恰逢春节前后,教师可结合春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进行拓展教学。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诗句所描绘的春节习俗,如放爆竹、饮屠苏酒等。然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春节期间的经历和感受,讲述春节的其他民俗活动,如贴春联、拜年、吃年夜饭等。接着,教师展示一些与春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如春联的由来、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差异等。通过将古诗与春节文化相结合,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鲜活与丰富,认识到古诗文是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而在对春节文化的认知与体验中,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文化自信传播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能为古诗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短视频、虚拟仿真等,可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文所承载的文化,助力文化自信培育。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瀑布的实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动态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庐山瀑布文化传说的短视频,如李白创作此诗的背景故事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诗句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让学生更易被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蕴含的文化魅力所吸引,从而以更具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方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自信。
三、结语
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挖掘古诗文文化内涵、开展多样化诵读活动、结合传统文化节日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策略,能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厚植文化自信。未来,小学语文教师应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古诗文在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作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 徐静 . 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5.
[2] 苏皓天 .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