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徐佳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摘要:本文基于对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分析,认为其面临的挑战主要包含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都亟待创新,这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后续转变思政教育理念、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维系、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型的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有时代性的思政教育工作,以期思政教育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机遇;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和创造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本文旨在分析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期为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网络时代的两大典型特征,二者技术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例如,思政教育工作可以破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开展相关工作,其特有的互动性和便利性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高校大学生环境下,学生使用互联网技术传递信息的可能性更高,这也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也可利用互联设备形成较好的思政互动,使得思政教育互动渠道更加丰富。此外,网络时代下使得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可以相互传递,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在许多偏远的地区,其思政教育工作者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局限,无法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思政动态,运用创新型的思政教育工作观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但这在网络时代下则可以得到突破,发展较好地区的思政教育观点可以通过极高的信息覆盖面和极强的传输速度传递到我国的各个角落,这也有利于新思想的传递,从而提高思政教育活力。最后,网络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除了运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方法,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终端技术实现更多形式的教学。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思想波动大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接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的打扰,大家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真假难辨。高校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尚不能完全适应,更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彷徨。再加上外界的各种诱惑和打扰,所以不能安心学习,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学生思想波动大似乎已经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好多学生将迷失学习和生活的方向。高校的管理者和思政教师要坚定扛起政治责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把学生从错误的边缘拉回来,让广大学生都有一个阳光正能量的大学生活,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和年华。
(二)高校党建工作薄弱
高校党建工作是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自从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建引领,政治先行已经成为党内外的共识,高校也是进行党建工作的重要主体,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党建引领作用,更不能忽视学生的政治培养工作。高校党建应该注重专业性和及时性,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改变之前党建的形式主义,切实做好党建工作,把短板补上,把漏洞消除,让党建成为引领高校各项工作的先行者,将为党为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扛在肩上,创建新时代的新大学。
(三)高校教师的思政工作意识不全面
在网络时代下,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必须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和学生的思想相匹配,学生受到网络的严重影响,导致自身的思维方式有所转变,许多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不全面,只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度和人身安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发展。网络时代,思想发展个性化是一种新趋势。如果教师只注重某一类问题,而全面地关注一个人,学生就会形成边缘化的人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
在网络时代,高校在实施思政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网络的优势,正确看待网络两面性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到扬长避短,结合网络的优势实施思政工作,提升思政工作的教学质量。网络时代下的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交流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让学生以及教师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信息的查看,高校可以利用信息传递快的优势进行思政工作[1]。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建立思政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平台能够进行讨论。宣传正能量,实现思政的学习和实践。在进行思政工作内容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符合网络时代发展的相关内容。例如,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当下的新政策,引导学生的爱国主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素养。此外,可以结合网络的教育模式,进行信息收集,调动学生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水平。
(二)建立健全思政管理体系,创新思政工作方式
思政工作管理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来说至关重要。做好管理的工作,可以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发挥出思政工作的价值。想要做好思政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思政管理体系,创新思政工作方式,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做好思政工作的各个环节。了解网络时代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利用好网络时代的优势,对思政工作作做好规划,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特点,打造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思政教育管理体系,在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线上和线下联合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将思政教学的内容利用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还能通过反复观看,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而且教师可以在网络上组织竞赛,例如,组织关于思政知识的抢答活动,通过竞技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思政的内容,了解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和网络时代挂钩,结合学生发展特点,打造适合思政工作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文化素养。
(三)建立高素质思政教育团队,提升教师思政工作意识
在网络时代下,为了保证思政工作的高质量实施,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政工作意识,建立起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团队。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高校可以从提升校园环境入手,例如,开展思政相关的研讨会,可以加强高校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相互分享思政教育的经验,提升个人能力。高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思政学习的平台,加强彼此之前的交流,紧跟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此外,高校还需要对教师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教师进行合理地评价,建立考核机制,提升教师的思政工作意识和能力。在网络时代,高校也需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各种互联网技术实现思政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模式,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思政教育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结论
在网络时代,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互联网能够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也促进了思政工作的多样化教学,虽然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对于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提升思政工作的质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雯.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性的实践方向及实践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24):9-11.
[2]刘建敏.论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8):86-88.
[3]袁韵佳.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J].现代职业教育,2022(18):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