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管理研究

作者

贺同君

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1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物理教育中,不仅要增加学生知识储备,还应培养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有利于改进物理教学范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带动物理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实现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不过,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管理中,存在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个性化分层管理欠缺、未优化课堂评价体系等问题,影响到教学管理革新,难以综合、全面衡量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有必要转变物理教学管理,积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初中物理教育转型升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初中物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通过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管理,不仅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课堂秩序,还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管理要求接轨,推动物理教育转型升级。一是强化物理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下,通过制定系统化、标准化的课程流程,有利于强化物理教学科学性,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由此增强物理教学有效性[1]。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初中物理教学管理中,通过创新个性化管理模式,有利于精准捕捉学生兴趣点,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实现班级学生协同发展。三是推动物理教育转型,基于教学管理,有利于协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锻炼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由此推动物理教育向“素养导向”转型。

二、初中物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管理过程中,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未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既降低教学管理效率,又阻碍物理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第一,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一定智慧化设备,比如希沃白板、投影仪等,但缺少更先进、复杂的 VR 实验室等,难以直观呈现复杂物理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理解效率,影响到物理课堂高效进行。第二,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信息素养相对匮乏,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难以灵活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未尝试引入 VR、AI 技术等,不利于优化课堂呈现效果,降低教学管理水平[2]。第三,部分教师未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缺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高效分析,难以合理优化教学管理方案,降低物理教学针对性、有效性。

(二)个性化分层管理欠缺

初中物理教学管理过程中,个性化分层管理欠缺,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强化课堂管理整体效能,影响到物理教学高效发展。首先,许多教师根据物理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忽视其思维能力、学习偏好等差异,降低教学管理实效性,也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情绪,不利于优化课堂管理效果。其次,目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相对形式化,仍以统一化教学模式为主,分层作业只有题目数量的调整,未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物理水平,设置差异化物理问题,降低教学管理水平。再次,初中物理教学管理中,学生自主空间相对狭窄,较少参与到物理学习规划中,难以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

(三)未优化课堂评价体系

初中物理教学管理活动中,未优化课堂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相对单一,缺少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其一,评价主体单一化,课堂评价仍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主体参与度低,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其二,评价内容片面化,过度聚焦知识掌握程度,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不足,难以确保教学管理有效性,不利于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与素养。其三,评价方式缺乏过程性,多采用阶段性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缺少课堂即时反馈与学习过程记录,不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方案。

三、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管理策略

(一)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

教师应当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借助各种先进手段,为教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智慧化水平。第一,学校应优化软、硬件设备,采购 VR 物理实验平台、数字实验设备等,为物理教学管理奠定基础,便于学生直观了解物理现象,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第二,学校应组织信息技术培训,通过“数字化 + 教学管理”专题培训,有效增强教师技术应用能力,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推动物理教学管理创新发展。第三,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 VR、AI技术等,构建更沉浸式、趣味化的学习场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此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配合度,呈现更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第四,教师应灵活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高效分析学生物理学习行为信息,深入剖析其薄弱点,为精准教学、专业指导提供依据。

(二)加强学生个性化管理

初中物理教学管理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个性化管理,根据学生实际物理知识水平、核心素养等,设置差异化管理方案,推动班级学生协调发展。首先,教师应从多方面分析学情,包括考试成绩、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根据学生物理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构建动态化学习档案,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由此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促进物理教学有序发展 [3]。其次,教师应动态调整管理方案,定期评估学生物理学习效果,当学生进步显著,应及时将其调入更高层次的小组中,确保教学管理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再次,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规划,设定恰当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专业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三)优化物理课堂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优化物理课堂评价体系,改进教学评价指标、方式等,确保评价结果有效性,直观呈现物理教学管理效果,为后续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其一,教师应构建多元评价主体机制,制定学生自评、互评量表,明确评价标准和流程,全方位收集反馈信息。其二,教师应丰富评价内容,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纳入评价指标,评估学生多维度能力发展情况,保证评价结果全面性。其三,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实验操作表现、小组项目报告、阶段性测试等,实现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课堂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缺少信息技术的应用、个性化分层管理欠缺、未优化课堂评价体系等问题,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及其有效性,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管理,提出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学生个性化管理、优化物理课堂评价体系等措施,促进物理教学管理持续优化。

参考文献:

[1] 赵兴萍 . 初中物理教学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J]. 家长 ,2024,(04):98-100.

[2] 陈益俊 . 谈分组教学管理在初中物理课堂的运用 [J]. 考试与评价 ,2020,(11):60.

[3] 段国祥 .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启蒙和兴趣教学 [J]. 新课程 ,2020,(32):65.

作者简介:贺同君 1972.7.27 男 吉林柳河 汉 研究生 研究方向: 物理学科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办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