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患者实施沟通护理和饮食护理的效果分析
吴缨萱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心内科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患者实施沟通护理和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抽签均分两组各56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行沟通、饮食护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干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控制,焦虑、抑郁情绪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患者实施沟通、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保证营养支持,显著提升身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沟通护理;饮食护理
心血管疾病作为心内科常见疾病,往往需要长时间治疗,给患者心理、身体造成双重压力[1]。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功能较差,对负面情绪承受能力较弱,治疗过程中的不易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继而影响治疗效果[2]。为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将沟通护理、饮食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并对该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抽签均分两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6例,在此基础上行沟通护理、饮食护理的为研究组,5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40-80岁,均龄(65.63±5.36)岁。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41-80岁,均龄(64.37±5.74)岁。两组疾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给予常规药物指导,进行常规临床治疗。
1.2.2研究组 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沟通护理、饮食护理。首先,沟通护理,即通过主动沟通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诉求和疑虑,针对性解答患者的问题,解答患者疑惑。对于治疗信心不足,对治疗有焦虑情绪的,可通过讲解治疗方案优势、以往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在沟通方式上,注意语言亲和、温柔,健康和谐护患关系,或借助神态、肢体等方式,提高沟通效率;其次,饮食护理,即通过对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整改善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解健康饮食结构的意义,可结合患者病情和口味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饮食原则以水果、蔬菜、高蛋白、低盐食物为主,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不良饮食习惯。叮嘱患者戒烟戒酒,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情绪状态,评分越低情绪状态越好。
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占比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X±S)、(%)表示,用t值、卡方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75.00%,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心血管疾病作为心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持续影响,特别是病症得不到有效治疗,长期拖延,会危及生命。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得不面对长期治疗,身体、心理、经济均承受较大负担,难免产生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注意到心血管疾病患者这一患病特点后,为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将沟通护理和饮食护理应用到护理实践中。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建立信任联系,促进医患和谐,指导患者更好接受治疗,保证治疗效果[3]。而饮食护理则是结合患病特点制定科学饮食方案,保证患者营养支持,加速身体康复[3]。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帮助患者以良好心态面对治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96.43%,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综上所述,将沟通护理、饮食护理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保证营养支持,保证治疗效果,促进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云敏娟.心血管患者实施沟通护理和饮食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11):3.
[2]余爱媛,谢萍,张莉.心血管患者的沟通护理与心梗患者的饮食护理研究[J].当代医学, 2020, 26(6):3.
[3]赵勤邦.心血管患者的沟通护理与心梗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J].饮食保健, 2017, 4(016):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