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性训练模式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应用
李书
西宁市体育实验中学 810000
摘要: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体育意识都有待加强,而随着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各个院校也逐渐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并将足球加入教学活动中,努力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增加训练趣味、加强教练员的训练意识等方式完成对抗性足球训练,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得到全面开发,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字:对抗性训练;青少年;足球训练;应用策略
引言
少年强则国强,足球作为我国的传承运动文化,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积极心态、拼搏意识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足球教练员应遵循国家政策,积极拓展学生的足球技能,并通过对抗性训练模式帮助学生打造更强健的体魄,激发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精神,提高青少年的足球训练兴趣和对抗性比赛热情,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现状
(一)没有尊重青少年足球的实战训练
据调查发现,我国目前有很多学校在开展足球训练活动时没有考虑最终的实战情况,大多都是最普通的单项训练,对于富含对抗性的训练活动较少。这种训练方式也导致学生在真正接触足球赛场时无法做到与对方球员正面交锋,面对一些突发状况也无法做到快速的头脑风暴,在没有把控细节和实战技巧的情况下,这些潜在的因素都会影响球员的正常发挥,因此丢分的情况不在少数。另外实战和日常训练的点位不同,很多教练忽略了对学生专业技术和位置的严格要求,在遇到对手传球、进攻等情况时,一时无法转变实战策略,彼此间的配合程度不足,对抗能力也受到明显影响,因此足球教练员应在日常训练中加入实战操作和对抗性训练,加强学生对足球赛场的认知,能利用丰富的经验解决实战中的突发事件。
(二)没有重视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基本技术
基本技术和动作要求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训练成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来看,很多中学的足球教练员在指导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基础技术练习,再加上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不喜欢过于规矩的要求,他们更喜欢追逐一些动作炫酷却华而不实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对于球感和实际的专业技能方面则差强人意。此外由于基础技术掌握不充足,在进行对抗比赛时很多学生方式单一,在运球、射门等动作中也过于呆板,很容易被对手钻空子,而球员之间的互动能力较差,无法做到有效的攻击和防守,这种表面式的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足球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影响了学生在赛场上的积极发挥。
(三)部分足球教练员的经验不足
足球是我国最常进行的训练活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反应力、团队协作、肢体配合等方面都有极好的促进作用,但也正因为它的常见性,导致很多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让一些没有足够经验的教练员带领训练,学生仅仅只能掌握最基本的运球、传球、射门动作,想要完成更深入的训练计划还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国家要求中学的足球教练员应由专业能力丰富、有教学资格的教师担任,很多学校并不重视足球训练活动,对教练员的要求也会降低,有些仅仅是参加了一些体育项目俱乐部,获取俱乐部机构的认可,但实际能力和教学能力都非常欠缺,比赛经验也严重不足,在教授青少年足球课程时自然也存在着明显的纰漏,影响学校对于足球活动的积极开展。
二、对抗性足球训练模式的应用价值
显而易见,对抗性足球训练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抗性”,也是足球比赛中最重要的表现。当球员双方进行对抗性训练时会争分夺秒地抢夺运球和射门机会,其激烈性和反转性是调动观众情绪的主要来源。并且在激烈的对抗性比赛中,球员会聚精会神地完成进攻、防守、传球、射门等运动,不但要保证自己球员的合作意识,还要仔细观察对方球员的下一步动作,对青少年的综合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和拓展价值[1]。从各种校园和世界级的对抗性足球活动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具有综合特征的训练模式可以让青少年的身心得到积极发展,并争先恐后完成足球训练任务,认真对待每一次对抗性比赛,逐步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极佳的反应力、协作力。而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拥有积极的拼搏意识和团队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建立高尚的体育精神,实现对青少年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对抗性足球训练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行动的开始,而足球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活动,也自然成为提高青少年健康体魄、身心发展的有力手段。其中对抗性训练模式对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具有更高的训练要求,比如:运动速度要更强更快、有更高质量的足球基本技术训练、拥有更专业和协调的战术配合、在对抗性训练中建立复杂的防守系统、依靠球队配合达到有效进攻等等[2],这些都是在对抗性足球训练中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案。另外在实际的足球比赛中,每个球员都会拿出最强的技能和训练成果进行传球、接球和射门运动,且足球场地的范围很大,球员间要有默契的配合,通过更高效的攻守,直击对方命门,快速占领比赛高地,达到对抗性足球训练成果的全面提升。
四、对抗性训练模式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一)增加足球训练活动的趣味性
青少年本身喜欢更具趣味和多样化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能将足球训练作为一种放松娱乐,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建立更多样化的对抗性训练模式,调动学生的实践热情。比如学校可以在学生对抗性足球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利用不同班级之间进行比赛,比赛的要求要按照正规的足球锦标赛的感觉进行。足球教练员要对自己的球队制定作战计划,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专项技能和负责的区域,形成标准的足球对抗赛规模,而每一次的比赛都要有得分记录,教练员要对输赢球队做出奖罚政策,吸引学生的对抗性训练意识。为了保证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教练员要提前按照学生的身高差异、擅长的技能进行训练划分,对于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队员可以安排为队长,带领球员完成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抗性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足球专业技能,能熟练掌握运球、传球、射门等动作,并且在足球教练员的带动下,提高彼此间的训练默契和竞争意识,让对抗性足球训练成为青少年最有利的娱乐活动。
(二)加强对青少年对抗性足球训练的基本技术练习
基本技术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足球实践技能,还能保证学生在更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训练。足球本身是一项许多人完成的体育项目,在比赛期间难免会出现磕碰顶撞,因此足球教练员需要让球员掌握更透彻的足球基本功,减少不必要的华丽动作,尊重足球的专业性和对抗性。首先教练员应让所有球员稳固身体素质,在课前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和传球运球练习,保证在正式比赛中能做到精准传球,强化学生间的反应力和合作意识。其次教练员可以采用两两对抗,建立最简单的比赛意识,球员需要根据对方的传球方位做到精准把控,强化学生的球感和肢体配合,为接下来的球队对抗做好准备[3]。在学生能完成基本技术的对抗性训练后,教练员就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教练员可以将班级学生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也可以按照彼此擅长的技能进行分组,双方要形成进攻和防守对抗模式。之后教练员提出比赛规则并约束时间,两个球队间进行对抗性足球比赛,强化学生的攻守意识和对抗精神。教练员要观察每个球员的表现,从双方的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展示、反应力和射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完善学生在对抗性足球训练中的基本技能。
(三)带领青少年完成对抗性训练模式的战术演练
战术是体育项目中最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也是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正式比赛中打败对手的重要训练方向。中学时期的学生有非常强的拼搏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练员在进行对抗性足球训练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学生的性格特征,加强学生的体育精神,懂得利用怎样的战术完成足球对抗比赛并取得胜利。首先教练员可以从最简单的战术开始,比如“二过一”训练[4]。“二过一”的方式是让学生以三人为一组,分别训练传球、接球和防守的技能。教练员可以制定一些游戏规则,增加学生的训练兴趣,比如赢得防守人员后,可以要求防守人员完成20个深蹲或10个俯卧撑等等。在学生高效完成教练员分配的角色技能后,教练员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加强每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将此作为比赛战术应用于正式的足球比赛中,确保每个学生对于传球、运球、接球、射门、攻守等技能都能做到灵活掌握,达到对抗性训练的高质量战术演练成果。而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身体反应力、团队协作和专业技能,在之后的对抗性足球训练和比赛中都能做到完美配合。
(四)加强足球教练员对对抗性训练的了解和推崇
教练员作为引导学生完成足球训练的关键人物,对学生的足球技能开发、比赛能力、对抗意识方面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因此加强教练员的对抗性训练意识是强化学生足球技能的关键因素。我国已经将校园足球列入各个中学高校的体育项目之中,这也说明了我国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关注度和提升目标,而足球作为我国的国足,不但能帮助学生提高素质教育,还能了解我国的足球文化和传承精神,实现对青少年的育人教育。首先教练员应巩固自身对足球知识的了解,明白对抗性训练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确自身的专业技能成果,懂得如何有效加强对足球运动的能力提升;其次教练员应采用视频或最新的足球资讯了解到当下最热门、最先进的对抗性训练模式,随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政策,从更全面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对抗意识和足球技能,打造更现代化、更积极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之后教练员应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表明采用对抗性训练的目的和希望达到的成果,让学生能了解对抗性足球训练目标,并对自身提出更高的完成要求。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可以组织足球教练员向优秀的同事学习,掌握他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并积极接受建议,在摸索和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足球对抗性训练的了解,实现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和体育机能开发,建立积极的竞争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抗性训练模式是提高青少年足球技能的重要策略,可以让青少年在更专业、更高效的对抗性模式下积极完成球队协作,更理解足球比赛的意义和对身体发展的巨大价值,以此促进我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体育精神,为我国体育事业和足球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生机。
参考文献
[1]陈国帅. 游戏对抗性训练模式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实践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 (24): 175-177.
[2]陈淑芬,刘羽. 内涵解读与融入路径:游戏对抗训练模式下的青少年足球训练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 (22): 106-108.
[3]申涛. 游戏对抗性训练模式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应用 [J]. 体育视野, 2021, (15): 68-69.
[4]姜华. 浅谈足球队员的对抗练习 [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4 (06): 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