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周凤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401519
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血氧饱和度、SAS评分和SDS评分、平均急救时间和配合度评分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为(11.39±1.21)分,血氧饱和度为(98.92±0.67)%,SAS评分为(40.37±1.33)分,SDS评分为(30.39±1.88)分,平均急救时间为(33.77±1.69)min,患者配合度为(97.26±1.44)分。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在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之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死亡风险降低,情绪状态良好,患者配合程度高,缩短了患者的急救时间。
关键词:标准化急救护理;急诊危重症;护理效果
引言:
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并且患者对病情了解较少,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恐慌情绪,患者配合度较低,甚至会影响抢救工作的正常开展。本院主要以标准化急救护理为切入点,探究该护理方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方式,平均年龄为(56.39±2.37)岁,参考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平均年龄为(56.34±2.31)岁。
1.2方法
参考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方式。第一,医院要建立标准化急救护理团队,团队成员要由护士长以及经验丰富的护士构成,团队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医生判断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并与医生做好协调工作,配合医生完成急救方案[1]。同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完成血液采集、输血、插管、备皮等工作。大部分急诊危重症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标准化急救护理团队也要积极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对接,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2]。团队内部要分工明确,结合以往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并将方案内容撰写成文字或制作成宣传海报,张贴到急诊室的相关位置,供护理人员随时随地学习。而相应的护理方案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案内容会随着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护理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第二,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应急设备,做好心电监护,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创伤性出血,并对出血部位进行控制,为患者的伤口敷料,监测患者心率、血压情况,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3]。如果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出现异常,那么要迅速联系医生。第三,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尤其是部分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先进行手术,那么护理人员可以先让患者接受手术,然后再进行缴费挂号。部分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直接到指定科室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全程陪同,直到将患者送到指定科室[4]。第四,部分急诊危重症患者意识相对清醒,在接受治疗时存在焦虑紧张情绪,护理人员要安抚患者,告知患者当下的身体状态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为了观察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APACHEII评分、血氧饱和度、SAS评分和SDS评分、平均急救时间和配合度评分这几项观察指标,观察标准化急救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成效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主要采用SPSS20.0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P值来分析。
2.结果
2.1APACHEII评分、血氧饱和度对比
9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APACHEII评分、血氧饱和度对比如表1所示:
2.2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
9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如表2所示:
2.3平均急救时间和配合度评分对比
9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平均急救时间和配合度评分对比如表3所示:
3.讨论
标准化急救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为着眼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研究数据中得知,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患者的危重程度降低,血氧饱和度提高,不良情绪得到好转。虽然常规护理方式也取得一定的护理成效,但是与标准化急救护理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生理情况和疾病情况关注度较高,而忽略了护理流程和情绪护理,而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囊括身体、心理、程序等多方面护理内容,进一步提高护理成效,提升了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可以继续沿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危,李丹,王玉丽.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益寿宝典,2022(24):0116-0118.
[2]何沙沙.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2022(1).
[3]刘璟霞,王玉杰.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S2).
[4]刘海彦,王莉.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妇幼护理,2023(1):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