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措施探析
侯建章
河北省安国市东巷小学 河北 安国 071200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及观察能力。在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教学观念,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和准备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实验和操作技能。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过程缺乏实验教学为指导,小学教师的个人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同时大多是因为部分教师的不当指导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因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所包含的知识点涉及到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极高的学科,基于科学这一学科的教学特性而设置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点,科学观察是科学理解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进行科学实验教学时,学生在信息技术和辅助工具的帮助下,能够准确系统的观察对象,并将实验观察贯穿于整个研究和学习过程,是研究活动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研究。
1 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在双减政策这一新的教学改革理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和理解实验的各个细节,否则将无法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尤为重要,其次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科学实验教学可以超越传统学习的局限性,使学生提高逻辑思维、想象力、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如何科学完成一项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为提高科学学科基本能力奠定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有效激发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逐步建立独立思维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同时在科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必须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对实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进行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科学能力和整体素养。
2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措施
2.1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实验教学视为知识传授的一种手段,只是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忽略了实验中的观察和思考环节,而只关注于得到正确答案,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观念,并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验证、现象和结论,但教师不能简单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科学实验教学,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教学方案,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反馈表明,小学生在个人经验和知识总结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教师需要充当领导与指导的角色,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指导,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个人经验观,慎重解释学生在学习科学内容时遇到的问题和相关概念。例如,在冀人版(新版)三年级下册《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一课实验教学中,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周围的事物有一个较为概括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使用到的一些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你要盖一间屋子,你需要哪些材料?你可以将这些材料按照何种方式进行分类?通过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析,进而教师可以逐渐引出本节课的中心思考问题: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分方式。教师可以收集小学生在课前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基础知识的初步了解,在有基本概念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方面,教师特别要通过全面和仔细地观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耐心,在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得出正确结论。
2.2 借助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将信息技术作为平台,达到科学高效教学的目的。小学科学知识的教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住具体知识,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赋予科学持续的生命力。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严格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科研技能,学习科学知识是一个经验和探索的过程,学生要在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中探索已知的科学规律,通过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可以知道什么是科学,如何学习科学,如何形成科学理论。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教育可以让师生共同参与教育活动,通过增加提问和主动提问,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发生变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冀人版(新版)四年级上册《昼夜的形成》一课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的教学形式进行导入,让学生首先观看昼夜形成的科学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可以增加本节课程的具体操作流程的视频,提前对本节课实验操作有一个全盘了解,有助于后期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确定观察重点。让学生分为四至五组,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昼夜更替的科学实验。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现象,并仔细记录,以便于之后通过实验记录来完成规律总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对小学生的整体学习以及个人未来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教师需要结合现代先进理念,积极更新自身对于新教学理念的认识,为小学生观察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利用科学信息技术,将现代化教学设备灵活运用到实验教学中,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于科学实验的理解,帮助小学生更加具体地观察实验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国海.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措施探析[J].学周刊,2022(09).
[2] 邹安明.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8).
[3] 苑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2022(07).
[4] 林立朝.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