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

作者

杜越

武汉市实验初级中学 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目前,初中美术鉴赏课仍然是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和技巧,使得它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让初中美术鉴赏课取得更好的成绩,一线教师需要仔细研究目前的情况,并找出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美术鉴赏课

1 初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意义

1.1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面对陌生的艺术作品时,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慢慢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义。但由于初中生受到思维能力的限制,没有办法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美术鉴赏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化的作用。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和情境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图片素材、视频素材或者是音乐素材进行播放,进而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积极性,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艺术鉴赏知识,再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渴望探索的特点,对身边的艺术作品以及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做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美术鉴赏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2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不仅被要求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求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高年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他们很可能会感到厌倦,此时,美术鉴赏课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去发掘和欣赏美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上《大自然之歌》这一课时,教师不仅可以在课上给同学们展示风景色彩,而且可以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感受身边的色彩搭配,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平缓学生紧张的心态,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美术鉴赏课的一个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和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层面。美术鉴赏课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进步空间;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乐趣,培养高雅的审美品味,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 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现状

随着时间的发展,初中美术鉴赏课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学校的重视度不高,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学生和家长对美术鉴赏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随着新一轮的新课改,美术鉴赏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美术鉴赏教育的重要性,美术鉴赏教育在整个艺术教育中也占有了一定地位。但是,光有一定的位置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如何体现出美术鉴赏课的作用。从当前美术鉴赏课的现状来分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许多学校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教授文化课,有时还会占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时间。然而,由于过分强调考试分数,以及过于宽容的评估标准,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质,从而影响到其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由于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使得其受到忽视。

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是艺术欣赏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了实现这种目的,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鉴赏,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对课堂进行合理的编排。但是,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鉴赏课中往往会采取单一的方法进行欣赏教学,这不但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乏味,也会阻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3 改进初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培养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通过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应该更好地优化初中美术课程。这种能力包括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评估和创造。为了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还应该引导他们去思考、发现、感悟和鉴赏艺术。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核心,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探究材料和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拓宽思维,探索创新的表现方式,并确保美术鉴赏的过程顺利进行。

3.2 创新和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改变。现代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实践,更加有趣,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老师需要持续更新他们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让课堂更有趣、更有魅力。

其中,直观教学法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将作品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作品的魅力,并且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鼓励他们说出这些作品的优点和缺点。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将这些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掘和展示他们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此外,通过表演或情境再现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写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绘画技巧,还可以让他们更加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深化对人类与自然的认识,创造出充满活力和灵感的作品。

3.3 建立健全鉴赏评价,教评结合

教师应该不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应该努力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新课程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情感、能力、知识、态度、人生观等方面都有所提高。鉴赏课堂上,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审美个性,并鼓励他们用独特的视角来理解艺术作品。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审美和想象力得到更大的自由发展。

4 结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老师应当把学生的需求作为重点,努力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也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美术评估机制,以便给予学生一个优质的艺术欣赏环境,帮助他们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来发掘、理解、感受美的精髓,进而有效地提高其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杜越,1998年5月,男,湖北省/武汉市,汉族,大学本科,武汉,市江岸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初中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