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瑞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文化馆,河南 鹿邑 4772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开始加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关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根据群众的具体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策略,积极地与时俱进,促进群众文化的传播,实现基层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来展开论述的。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科学思考;有效策略

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也能够满足群众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需求。群众文化要以群众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引导群众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基层部门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坚持正确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把握时代的脉搏,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树立群众文化标杆,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积极打造群众文化品牌,丰富文化的内涵,增强群众文化的感染力,提高基层群众的品味。本文主要是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策略两个方面来展开进一步论述的。

1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积极发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有效满足群众的精神追求,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度,实现全面的发展。群众文化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同时群众文化也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让基层群众的精神得到愉悦和丰富,也能够增加他们的认知,提高社会的满意度,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提高社会管理的创新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1.2 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先进的群众文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群众文化的推广,广大群众能够了解和学习到许多新的思想、理念,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和谐、思想道德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基层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明白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应有的思想,发挥良好的规范作用,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水平。这样也能让群众对各种文化有所了解,提高他们辩别不同文化的能力,抵御社会上的许多不良思想,弘扬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用群众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来约束和引导自身,实现全面的发展。

1.3 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基层群众文化的种类非常丰富,其涉及的主体数量较多,具有广泛性的特征,能够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需求。文化活动对于基层群众而言,就像其精神上的粮食,如果不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人们的精神发展就得不到满足,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所以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了解各种与他们兴趣、职业、经历相关的事物,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为他们的精神建设提高动力和支持。这样基层群众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节奏,了解社会最新的动态,对他们的思想不断丰富,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2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方向

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追求,提高他们的思想认知水平和道德素质,从而规范和引导群众的行为,当然群众文化也植根于群众,其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撑,所以群众文化的发展成果应由全民共享。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群众的相关需求放在第一的位置,综合考虑群众的兴趣、经历,以及不同类型群众文化在群众当中的受欢迎度、满意度以及需求度水平。相关部门要时刻谨记其服务对象,将基层群众放在中心位置,坚持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任何活动和方法,都必须经过群众的衡量,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要达到他们的满意度,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实现长期的发展。

2.2 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改革,打造高质量的群众文化队伍,加强对群众文化的管理。首先,相关部门要要求群众文化从事者持证上岗,承担与其岗位相匹配的职责,规范自身的行为。要对他们的资格进行检验,条件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其次,相关部门要积极出台激励政策,开展有效的招聘活动,满足工作人员的薪资以及社保等待遇,明确该工作的性质以及要求,通过考核的方式确定工作人选,吸引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不断扩大和充实群众文化队伍。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和鼓励政策,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辅导,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最后,相关部门要积极培育民间文化团体以及业余文化团体,引导他们开展棋棋书画、摄影等活动,建立相关的文化协会,完善社会文化制度,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中。

2.3 把握时代脉搏,增强群众文化的感染力

群众文化在发展中,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才能受到群众的热烈支持和认可,才能具备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第一,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渗透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群众的精神追求,陶冶群众的情操,契合时代的特征。群众文化工作要根据政府的指导开展,以服务基层大众为中心,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第二,相关部门要积极尊重群众的文化需求,充实群众的文化生活,用多样化的形式来组织相关活动,使群众文化的内容,意境以及形式更加新颖,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第三,相关部门要结合基层发展的要求,关注基层发展的热点事件,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增强群众文化的感染力,使群众对该文化充满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的融入其中。

2.4 健全文化管理体制,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群众文化直接影响国家的兴盛,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承担自身的职责,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加强文化管理,实现全面发展。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创新群众文化的理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文化事业的相关部署,逐步完善市场的群众文化体系。其次,相关部门要将群众文化的建设资金投入到良性且多元化的机制建设中。每年都要在群众活动中设置专项的资金,保证经费充足,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政府增强财政预算,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中。再次,相关部门要积极完善城乡文化活动的相关设施,将其纳入到城乡规划中,予以优先的考虑。建立相关文化项目,如:基层文化馆等,给予选址、立项以及投入方面的支持,不断拓展文化服务的内容。最后,有关部门要探索出有利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良好机制,按照公益性的目标,加快市场化的运作,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5 树立群众文化标杆,凝聚群众文化结晶

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树立群众文化的标杆,要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较好的团队进行鼓励,并找出其中的代表性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带领该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文化广场,满足群众的精神追求,也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场所。日常生活中,文化广场上通常有群众自发组织的相关活动,凝聚更多的参与者,政府部门可以将其打造成特色的名片,引导更多文艺工作者以及社会群体参与其中,实现文化的凝聚。

2.6 加强民族文化传播,丰富群众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素材,同时更容易被群众所接纳,受到群众们的广泛欢迎。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汲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将其融入到文化活动中,进行创新和融合,使其进入大众的视野,实现良好的传承。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参与,能够让基层群众的身心得到良好的放松,使他们的才艺和兴趣得到良好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使群众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7 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提高基层群众品味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打造相关的品牌文化,对本地区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充分利用本地区内具有特色的音乐、书法、美术、舞蹈以及戏曲等文化活动,打造精品群众文化,提高本地区群众文化的层次和质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创新的文化作品,保证内容丰富、主题创新,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确保能对本地区群众产生更加深刻且长远的影响,提高基层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长远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层群众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社会的和谐水平,提升群众的认知和品味,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群众需求,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促进群众文化的传播和深化。这样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增强基层群众的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对他们的道德品质产生正确的引导,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追求,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参考文献:

[1] 华正岐.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散文百家,2021,(9):62.

[2] 马宝胜.新时期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J].传媒论坛,2020,(4):140.

[3] 傅满满.基于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5):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