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者

张亚婵

武汉澳新英才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与残酷现实,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健康也不再单指身体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而体育教学也被要求不仅要改善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还要多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两健,便成为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应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  促进   心理健康

在集体性、多样性的体育运动中,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也都会明显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对自我的实际认知,这一特性也有助于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的优良品质和良好心理、人际关系处理、挫折承受的培养。而这也就促使体育教师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1 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若能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器材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也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想出合理使用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度。好比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也会因为各自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产生一定的差异,在练习过程中,就会导致能力较弱的同学内心胆怯、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运用激励性语言,给与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有效的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那么学生在寻求教师心理安慰的阶段时,教师一定要态度诚恳、热情、语调亲切自然,切勿操之过急给学生太大的压力。学生积极的情感是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委婉的批评不仅能引发他们相应的情感体验,还能将这种情感体验有效的转换为学生学习动力。对学生学习情况激励性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 逐步渗透健康理念、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部分人都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较大的认知误差,认为身体没病就是最大的健康。因此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都应该扭转这一认知误差,把心理健康放在首位,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更应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察言观色,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掌握,注重思想健康教育,切实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抓。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理论教学课,结合班级实际与学生心理状态有计划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从社会上一些学生的怪异行为入手,多从正面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想,并从榜样中学习方法与力量,去除心理阴霾,争做一个阳光上进的学生。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心理健康活动内容时要注意:1.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2.涉及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3.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多利用分组和团队活动,让学生融入集体,在团结协作中参与活动与竞赛,树立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并对待成功与失败。针对个别特殊学生,还要注意在体育运动间隙进行个别谈心,做学生的心理引导者,帮助学生找出关键的心理问题,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宣泄和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优化自己个性。从而缓解因为青春期情绪特点带来的烦恼,厌倦情绪,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解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学习中。

3 多措并举,垫牢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

(1)提升体育教师的心理教育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占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朝既定方向发展。因此体育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丰富自己的教育心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独特功能。(2)体育教学环境对实现教育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他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学科具有开放式教学和师生关系密切的独特学科特点,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轻松、快乐、参与、互动、和谐、竞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喜欢参加体育活动。(3)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树立正确成功观和健康比赛心态。青春期学生意志、情绪、态度转变极快,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疏导而不是一味批评。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多借助多媒体的力量,例如我再教授学习拉丁基本步的过程中,把学生动作录下来,让学生认真观看后,再与正确动作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自己动作有直观了解,找出差距和赶紧目标,每个学生都会出现在视频中,也就避免了部分学生的羞羞答答和不好意思。这样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多选择点儿快乐的、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游戏、舞蹈和锻炼方法。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自由结盟,自定目标,照顾差异性学生,使学生能在不同起跑线上得到自由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不要轻易扼杀学生激情和好奇心,不能使他们失去发展的动力。因为教学内容的选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用上一定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都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支援、心理辅导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切记不要讽刺挖苦或当众批评学生。要真诚对待,正确引导,恰当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整合课程资源更好提升体育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张亚婵(1990-10)女,汉,湖北省武汉市,本科,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