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研究
夏倩倩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既可以满足家长群体的需求,同时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以分析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内涵为切入点,调查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策略,望对具体的工作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对策建议
1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内涵
所谓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即为广大群众提供的基础性的教育服务,公平、普惠是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目标,同时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类别、内容、范围等等方面需要伴随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拓展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民综合素养的提升[1],广安市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对其也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大力推进公办学前教育示范市建设,将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足以看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 调查分析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
在笔者进行相关调查过程中发现,广安市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已经初成体系,稳定地输出了学前教育服务,满足了广安市内群众的真实需求和要求[2]。但与此同时,群众对于学前教育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总而言之,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既具有重要的工作成果,同时在群众需求、要求不断提升的外逼作用下,使其不足也变得相对明显,具体现状如以下所示:
2.1 良好工作成效
在现阶段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推进过程中,早早地将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年年写入到市委全委会工作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并且纳入到了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当中,同时还加快实施公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等等难题,市县区的联动,保障了上下齐心,推进了公办幼儿园建设的良好格局。同时,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之上,广安市的资金投入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全市2018—2019年新改扩建、小区配套幼儿园112所,需投入资金12.2亿元,从中不难看出资金投资力度之高。除此之外,广安市《关于开展公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的印发,标志着学前教育领域内的交流帮扶活动的开展,辐射作用下促使全市内的学前教育质量得到提升[3]。
2.2 工作中的不足
1.政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称
就目前来看,地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主要由地方政府作为责任机构,而不同地方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上存在明显的动力不足,受制于供给能力和供给意愿。例如,当前学前教育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仅有“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省级(市)统筹,以县为主”等原则性规定。然而基层政府组织的事权与财力、与动力机制都存在着不完善,由此就出现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动力不足的现象和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教育经费的短缺,导致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开展难以为继。而部分的转向资金在调节广安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比较强的局限性,在基建类的投入得到满足之后,教育质量的资金供给存在着不足,难以促进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朝向高质量的发展。
2.3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强度不足
笔者进行调查之后发现,2020年《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已经明确提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将是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性和发展方向。而在非营利性和普惠性的导向之下,广安市部分地区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状态当中,究其根本,主要就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强度不足,难以激发参与者积极性的同时,也无法保障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得到发展,于是在整体的发展之上存在滞后,相关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的落地也很成问题,这些都在相当大程度上限制了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同时在这一因素影响之下,忽视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现实诉求,难以激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参与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但同时也需要明确,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必将朝向“公益性和普惠性”发展,因此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对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保持高度重视。
2.4 财政资源配置双轨制的影响
在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双轨制现象依旧相对明显,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体制,并且通过加速新体制的发展和旧体制的持续萎靡,从而改变整个事业的性质。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却始终未能有效打破“公民办分立”的设计思路,使得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收入、教师队伍和质量保障等等方面未能享受到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政策环境,导致普惠性幼儿园在整个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力降低,后续生源的不足,导致广安市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变得困难重重,这一点已经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端倪,这类负面影响还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普惠性教育服务的低效供给,甚至加剧“入园难”“入园贵”“质量低”的供需结构失衡局面。
3 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措施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长期工作,不可保持一蹴而就的态度开展工作[4]。
3.1 坚定目标、加快项目建设
在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继续强化指导,促使广安市相关的学前教育组织和幼儿园能够坚持科学育儿[5],同时具备先进的办园理念,并且在指导过程中,需要要求广安市相关机构和公办幼儿园认真地贯彻和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教育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促使公办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3.2 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
在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励约束机制的优化和完善。首先是直接的财政资助,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学经费投入制度,保障资金的有效投入,使得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要着重间接资助方式优化,降低活动成本,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税收减免优惠,降低幼儿园的活动成本,这也可以显著提升相关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另外,注重针对财政供给与分配制度进行深入改革,例如广安市可以在完善分配制度之前,应逐步建立普惠性幼儿园公共财政制度,探索普惠性幼儿园财政分配标准和模式,避免双轨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3.3 健全评价体系
我们之所以促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一方面目标在于推进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则在于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因此,这项工作的发展不可一蹴而就,需要进行常态化的优化和完善,构建对应的评价体系,明确督导与评估人员的任职资格、工作职责与内容、考核标准等,促使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再度提升。同时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促使参与到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部门、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相关工作得到贯彻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沁瑜,刘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05):38-49.
[2] 王艺芳,姜勇.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测评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04):16-24.
[3] 洪江凝. 社会组织参与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4] 左宽,李琪,孙晓轲.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2,40(01):136-140.
[5] 王俊麟.大连市旅顺口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调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
项目基金:本论文是2021年度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课题“广安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夏倩倩(1986—),女,山东昌乐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