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蓉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周春霞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市 610106
摘要:做好蓉港青少年教育交流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蓉港青年教育交流工作的空间更大,活动的参与度更广,影响力更强,才会更有成效,所以加强做好蓉港教育交流与合作已十分迫切。在川港合作逐步深化的背景下,相信通过工作不断提升,能够实现蓉港青年交流和教育合作工作的全面发展。还有很多更具体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创造、去深化、去完善。本文将对好蓉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思考与建议进行分析,探索实际可行的创新路径,寻求有效策略。
关键词:蓉港;教育交流;合作
1 成都做好蓉港青年交流工作的意义
1.1 维护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成都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好,辐射市场广阔,外资吸引力强,是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枢纽。香港回归20余年,在“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近年来,蓉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丰硕成果。成都作为西部副省级城市,肩负公园城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使命,有需要、有必要、也有能力承担更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
1.2 增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通过蓉港青年交流工作,利用成都本土的都江堰、金沙遗址、熊猫基地等特色文化资源,强化爱国教育,凝聚爱国爱港力量,增强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并以文化认同为先导,增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加强对香港青年群体的人心回归工作,以青年人影响青年人,从而推动香港青年统战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2 蓉港教育交流情况的现状
2.1 政府以及部门之间的高层互访交流频繁
通过互访交流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加强了教育交流与合作。2018年5月,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2021年9月,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二次会议备忘录》和有关重点领域合作协议,包括川港教育与青年交流合作,将两地合作提升至新的高度。四川省、成都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了加强与香港合作的任务。成都作为西部开放高地、交通枢纽和国际辐射中心,是四川自贸区建设的核心,在川港合作深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频繁
驻蓉相关高校积极与香港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如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等高校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职业训练局等香港高校、机构就促进双方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交流合作、教师交流、合作意愿等事项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各高校纷纷启动选拔优秀学生、骨干教师赴港进行教育交流学习活动。
3 当前蓉港教育交流事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是官方的交流滞后于民间的交流。比如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以主导学校驻港关系和姊妹校关系为纽带开展,这种滞后的被动局面影响了蓉港教育交流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
二是文化教育交流滞后于经济交流。香港已是四川第一大外资来源地、第四大贸易伙伴。香港也是成都成都最大外资来源地。
三是蓉港双方交流人数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合作学科
不均衡、教学方法不同、来蓉及赴港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影响了蓉港教育交流的进程。
四是蓉港双方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比自然科学、应用科学领域更为活跃;蓉港双方在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领域的合作基础仍然薄弱;蓉港双方互认学位问题还有待解决。
4 加强蓉港教育交流的几点建议
4.1 构建蓉港教育交流平台,促进蓉港学生的直接沟通交流
把蓉港学生的交流寓于活动之中。构造符合蓉港青少年特点,多领域、多层次的对港青年交流格局,依托“川港青年互访交流活动”等载体,利用高校、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姊妹学校间不断丰富两地交流形式,拓展活动内容,促进师生的交心交融,增强蓉港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蓉港之间以历史、文化、艺术、环境、金融、科技等为纽带,共同讲好蓉港青年教育故事,打造“蓉漂”“港漂”齐聚首·爱川爱港爱祖国——新蜀人新港人结对发展系列活动等青年品牌交流活动,组织香港学生与成都学生交流,使两地青年增进了解,建立友谊。
4.2 推进蓉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积极探索与香港高校进行学分互认,探索建立蓉港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学分互认机制,在联合培养蓉港建设所需的高水平人才方面试水先行。教育合作的领导向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发展、师资建设迈进等。
4.3 共训共育,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扩面增效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在此背景下,蓉港两地可在已有川港职教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参与学校数量,积极探索构建蓉港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在已经有职业教育合作课程的基础上,与香港职训局合作等机构合作,构建适合香港青年的蓉港合作课程。加强与香港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推动两地职业培训机构合作,联合开展职业培训和引入国际认可的职业证书。
4.4 做好香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四川考察部分
当前,香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内地考察部分已成为内地和香港教育关注的焦点,2021年3月,香港立法会通过“彻底改革通识教育科”的议案:香港高考(又称文凭试、DSE考试)中,新开设高中课程《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课程由3个主题组成,其中香港学生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课程,赴内地考察成为香港中学生高考的必修环节。基于长期以来在推动川港青少年交流、川港教育合作方面做出的贡献,四川可以充分利用历史、经济、文化、科技、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做好香港”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四川考察部分,持续发挥好连接川港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四川考察部分的顺利实施,做好“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四川考察部分。
参考文献:
[1] 龚长兰,徐广.香港大学生与内地大学生思维异同研究[J].时代教育.2017年7月,12-15;
[2] 龙金菊,高鹏怀.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复线逻辑——基于政治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契合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5月),48-50;
[3]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年6月,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