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莉:借助情境活动,赋予课堂生机
张小莉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5464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推动学生自主思考,优化课堂活动开展策略。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中的常用手段,能够有效贴合不同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需求,为小学语文课堂活动的科学开展带来新的生机,使语文课堂更具有魅力。那么,文章也将针对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展开讨论,切实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活动
前言
情境教学法的科学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且多样化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生动且形象的场景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同样地,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其想象力发展。教师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创设更加科学的情境时,则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且健康的情绪,在情境中,将学生带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内容与生活进行联系,切实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1 创设生活情境,促进情感共鸣
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行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基于情境教学法优化语文课堂时,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将课堂回归生活,使教学内容能够与现实紧密联系。以这一形式充分贴合新课程教育目标,也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熟悉事物的引导下激发探究欲望,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与其有关联的生活信息进行寻找,也可以基于生活中的元素,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知。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传统节日》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所提到的不同节日,谈一谈自己有可能在不同节日中进行哪些活动。抓住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促进其思维和迁移能力的发展。在这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不同传统节日的特色习俗,或借助近期将要到来的节日,在教室中进行布置,创设出更加真实的生活化情境。充分起到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激发其学习热情的重要作用,也使学生逐渐学会对生活中的知识进行搜索,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2 角色扮演情境,增添教学趣味
就是想要使教学情境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除了将生活信息应用,其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课文内容展开角色扮演[2]。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及团队协作意识的发展,通过交流与讨论,巩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借助角色扮演这一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将自己与教材中的人物进行融合,更加充分地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感知,体会其中意境,增强对语文知识的了解与应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充满故事性的文章进行学习过后,便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角色表演,小组内部可以自由制作布景和道具,也可以适当对台词进行更改,并加入动作和眼神。而学生在感知人物时,则必然会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刻的讨论,不但有利于吸引全班学生学习注意力和积极性,还能够使课堂活动的开展充满乐趣和生机。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部编版《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学习过后,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展开角色扮演。基于这一人物特点鲜明形象,情节妙趣横生的文章内容,使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刻画和展现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角色处于不同场景下时可能会展现出怎样的心理状态,应当如何将其进行展现,可以搭配怎样的肢体动作。借助角色扮演情境的创设,充分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内容,满足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让课堂氛围能够呈现出趣味且生动的特点,也为课堂赋予新的生机。
3 建构直观情境,调动感官体验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面对语文教材中相对抽象的画面描述,会导致其无法及时进行了解。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建构直观的教学情境[3]。以这一方式能够推动学生从多种感官的角度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借助信息技术所呈现的直观、形象的画面,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主动联系教学内容对屏幕中所呈现的画面或信息进行分析。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描述优美景色等文章进行学习时,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情境进行渲染。结合图片、音乐、影像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深入情境,充分感知教学内容所能够呈现出的风光与画面,让学生陶醉其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小学语文课堂的创设别具一番风味。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人教版五年级第二单元四大名著片段进行学习时,基于学生自身思维所受到的限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为其呈现直观且更加具象化的教学内容。如借助动画片片段,更加直观地呈现《草船借箭》这一情节所具有的紧张感,以及诸葛亮的淡定和机制,或为学生利用PPT制作,展现武松在畅饮后上山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场景。再者,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学习时,也可以为学生出示相关纪录片,和小兴安岭四季的图片。结合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能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感悟并领略国家的壮丽风光,使学生陶醉其中并展开相关联想。通过将音乐、图片等信息与文学知识进行结合,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建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感官的基础上,结合听觉与感知觉,切实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充分贴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建构过程中,通过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基于其恰当且鲜明的图画,影音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引发学生学习共鸣,在真实的氛围和场景引导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起到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教育目标。而小学语文教师则需要明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使课堂活动的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为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会丽.巧用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成效——探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亚太教育,2021(23):119-120.
[2] 严月红.探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品位经典,2020(06):168-169.
[3] 张亚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施策略[J].才智,2020(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