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媒体背景下职业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作者

袁安祥 刘兵 林艳秋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改变,对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职业院校大学生为例,对自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探讨职业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自媒体;法治教育;大学生

1 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通过发放网络问卷,一共发放1500份调查问卷,回收148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9.26%,其中有效问卷1444份,有效率为96.98%。

1.2 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短视频以其时效性、时长短、题材多样等特点迅速崛起,占据自媒体的发展主导地位[1]。调查显示,67.79%的大学生每天通过抖音、快手等自媒体观看短视频时间超过2小时,主要观看内容为搞笑段子、生活创意、影视作品剪辑等。我校目前法治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85.73%的大学生认为法治教育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但与大学生的进一步访谈发现,授课老师教育方法单一,课程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较少。仅有23%的同学在短视频平台了解法律知识。

2 职业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2.1 自媒体传播导致法治思维培育复杂化

自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无需推行,便能迅速地传播开去,一个网络话题或热点在传播演化中不断延伸。一方面,自媒体每天推送海量信息,随时可能生成新的话题并引发新的舆情;一方面,大学生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接受并传播与本身观点、看法等趋同的消息,而忽略本身应具备的法律知识。

2.2 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法律意识淡薄

高职学生需要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为实习,实习期间,学生需独立地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工作职责,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且法律意识淡薄,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合同、权益、安全事故等法律风险时,往往选择息事宁人,忍气吞声,无法有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2],处于利益和安全被损害的一方。

2.3 高校法治教育培养渠道单一

高校开展法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总体来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思政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以及班会,由于教学学时有限,任课老师只能讲授简单梳理的法律基本常识,不能灵活运用短视频等媒介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们听得也一知半解。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多变复杂,学生只对某个案例中的问题有所了解,实际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依然不会处理。

3 职业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提升路径探究

3.1 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环境

短视频的兴起,让普法短视频的发展使普法从单向灌输转向对话交流与共享,受众从法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接受者乃至积极传播者。大学生作为短视频的重要受众群体,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应该为大学生用户提供良好的法制宣传环境,推送法治常识,如抖音在法律领域的“DOU知计划”,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和事件,通过案件解读、条款科普、剧情及“段子演绎”等形式,进行《民法典》知识科普,并对网友咨询进行法律公益援助。

3.2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

司法部印发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创新普法形式。高校作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培养的主战场,应该积极发挥主战场优势,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积极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短视频或课程,利用新媒体与大学生互动,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提供新颖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教育方式。[3]

3.3 强化大学生学习法律的自主性

内因是引导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便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培养其自身的法律意识。大学生需要转变自身法律观念,提高对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并在生活实践中增强对法律的认同感;其次转变传统学习观念,主动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学习,如罗翔在B站等平台的火爆,视频中展现普法内容的方式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也就容易为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学生等用户在分享普法视频的过程中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法主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自媒体媒介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更应该与时俱进,重视媒体普法途径,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切实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姚莉.社交时代背景下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12):57-60.

[2] 胡亮华,查静.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对策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172-173.

[3] 朱旭.抖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分析——以吉林市某大学为例[J].中国报业,2022,(12):126-128.

作者简介:袁安祥,(1995,02-),男,籍贯:山东日照,研究生,科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度校级党建与思政科研项目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自媒体背景下职业院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DJSZ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