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

李春来

田林县第三小学 广西 百色 533300

摘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双减”的核心要义。该文从更新观念、抓机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多元教育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针对当前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策略上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以期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质量;“双减”政策;学校教学

为进一步落实和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双减”政策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学生们参与课外活动地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学生们的天性明显得到释放。对于家长来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急着赶路,急着把孩子从培训班上接回来了。但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是一件值得思考和探究的任务。

1 “双减”下的几个问题

1.1 “双减”落实被简单化

“双减”的核心要义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围绕学校、家庭、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减”,就是要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有一个全面的突破,成长得更开心、更健康。“双减”是战略而非目的。然而,有些学校把“双减”当成了单纯的减法,只是把作业量的控制和课后延时服务等方法等同起来,如此做法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1.2 “双减”未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致,听课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原因是学生的天性不同,努力程度也不同。“双减”后,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是教师通过布置大量作业就能弥补的,所以,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改善。另外,“满堂灌”的现象在一些学校的一些课堂上还存在,还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在教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节奏都是老师在掌控,甚至有些学生的提问行为也会被忽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教,不注重学。还有一些老师依然认同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感受,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仍难以有效提高。

1.3 “双减”后未能建立起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意见》于2021年发布,减少学生作业和考试,增加学生自由使用分配的时间;学校教育以文化课学习为主,作业和考试为辅,巩固知识以提高成绩。但家长和学生追求高分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仍然存在着“唯分是举”的倾向。由于现有的教育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仍以“升学率”、“分数”来评价学校、老师。中考、高考录取仍以考分为最重要衡量标准,家长们还是觉得考得好才能读好学校,发展空间才会更好。“双减”之下,没有建立起激励师生全面成长、个性成长的多元教育评价体系,缺乏持续激励师生更好发展的科学教育评价方式。

2 “双减”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2.1 及时转变观念,谋求新发展

学校要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双减”政策的理论知识,认真落实好“双减”政策,认真分析学校现有的基础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学校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前研究,按照“双减”的新要求,统筹对学校优质新发展的路径、方法、策略等进行再制定。比如田林县第三小学基于“双减”,在“学生核心素养”上下足功夫,同时抓牢“家校合力育人”在“育人观念”上坚持以生为本。在作业设计、课后服务上,他们也在快速更新观念和方法:

(1)作业设计和布置环节的升级。精心设计,优化分层,针对学生的学情打造“家庭作业超市”,作业由学生自己挑选。学科作业都层层把关,由教导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层层把关,并张榜公布,在总量上严把关,在质量上严把关,使学生的作业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2)是针对课后服务环节定制菜单式。通过前期调研,对校内课后服务进行数据整合和量体裁衣,确保校园全覆盖,保证质量,能够广泛的让学生参与进来。课程不仅涉及作业辅导类,还包括多门综合素质类课程,如电脑兴趣班、地方传统民族手工制作、戏曲进校园、模型设计与制作、摄影等,让学生的成长空间得以拓展。

2.2 认真落实“双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减负不减质。学校要按照“双减”方针的新要求,结合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课堂学习质量有新的提高。在学校方面,要制定常态听课制度,在开展优质课评比等活动的同时,通过常态听课发现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使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教师方面,教师个人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在行为规范能力上不断提高,素质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得到保证。教师要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开动脑筋,自主学习,不等不靠。如教师讲授语文课时,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某一段话,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表达该段意思的重点字、重点句,并向学生讲解寻找这些重点字、重点句的方法,使学生明白并掌握学习该段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用这种方法和步骤学习一段新的段落,引导学生不停地提出问题,不停地思考问题,不停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学生认识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2.3 建立科学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

要想落实好“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必须建立好科学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多元教育评价体系以人为本,以师德师风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不以分数为学生贴标签,不以升学率、中高考成绩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指标,注重全面发展,强调师德品质、教与学的能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潜能,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多元教育评价体系以多元治理为核心进行专业化评价,一是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审议等多种主体之间进行评价,实现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主体的多元化,确保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二是教育评估要鼓励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参与进来,引进市场,实现教育评估工作的科学性,推动教育评估工作提质、持续发展的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柯清超,鲍婷婷,林健."双减"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服务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22,(1).